不同温室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贾芸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4期
土壤动物是指其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在土壤中渡过,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土壤动物适应性强,数量巨大,各种土壤中都有它们的痕迹,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土壤动物通过取食、排泄、挖掘等生命活动破碎生物残体,并与土壤混合,为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创造了条件。土壤动物活动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对土壤形成及土壤肥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对蔬菜地土壤动物群落的调查明显欠缺,目前仅有少数涉及塑料温室中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的初步报道。因此,应该加强蔬菜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并将它们与农田、林地等自然状态下的情况予以比较,为蔬菜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提供重要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地设置
研究点位于张掖市长安乡前进村,地处城郊,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城南0.5公里处,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光热资源丰富,是发展蔬菜产业的理想地带,近几年来,前进村以发展蔬菜生产做为群众增收主要来源,是张掖市的主要温室蔬菜种植区,主要种植品种有大棚茄子、西红柿、黄瓜、油白菜、拱棚甘兰、菜花等,种植方式各异,种植品种多样。 1.2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不同温室菜地内土壤动物群落分布情况及多样性,故在样点上选取了蔬菜栽培类型分别为番茄,芹菜,葫芦,油白菜四种温室,选定的4个采样点分布在1km2范围内。对已选定的样点,自2017年3月至5月每月采样三次,共计9次,每个样地均选择5个采样点,在5个采样点上个选择5个重复,呈对角线分布,采用多点取样。每一采样点分别采取分层定量采集,小型土壤动物以100cm3环刀法采样,拣去表面上的新鲜凋落物,挖掘土壤剖面(深20cm),按照0~5cm、5~10cm和10~15cm三个垂直层次取样,所取土样分别放入取土布袋,并插入号签,带回实验室。 2结果与分析
2.1温室对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分布的影响
从土壤动物群落总数量的垂直分布来看,土壤动物的分布多集中在0~5cm土层内,5~10cm次之,10~15cm最少,随着土层深入,分布越来越少。土壤动物主要集中在0~10cm的土层中,在10cm以下的土层中,土壤动物数量锐减,即呈现出表聚性的特点。并且随着季节的增加,土壤动物数量随之增多。土壤动物具有一定的表聚性,温室对土壤动物的这种垂直分布影响不大。
2.2温室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各采样点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密度的差异比较明显。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大田>黄瓜>茄子>葫芦;均匀性指数排序为:大田>茄子>葫芦>黄瓜;二者变化趋势相同,表明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呈现正相关。均匀性越大,物种越丰富,多样性程度越高。而优势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呈现负相关。说明优势度指数越大,其多样性越差,物种相对稀少,不够丰富。总体表明该地区温室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不高。各样点的密度排序为:黄瓜棚>大田>茄子棚>葫芦棚。总之,塑料大棚的建立具有使动物类群数量减少,密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减少的趋势。土壤动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2.3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统计表明,不同样点,不同土壤层的理化性状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趋势如下,土壤温度有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即由表层向下逐渐降低;含水量、PH和电导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普遍呈递增趋势;
温室中PH值呈中性,此外,温室中温度较高。温室中的土壤环境更适于土壤动物的生长繁殖,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密度应该高。可调查结果却相反。说明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不明显,而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3结论
塑料温室这一人工环境可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但是反映在土壤动物方面,变现为温室内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密度下降。主要表现为稀有种群,敏感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土壤深层中个别种群数量有增加。就土壤动物本身而言,每一种群都有其特定的生活周期和生命节律,而温室的建立恰好打破了这种周期性。温室栽培对土壤动物有极为明显的影响,这可能是导致温室内土壤性能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可能是因为温室内灌溉施肥,频繁的喷洒农药(烯酰吗呤,异丙威,菌虫一次净)所致。土壤中某些化学物质(农药、重金属)的积累与残留对土壤动物的生活影响很大,可使某些种类代谢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所以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种群数量可以作为反映土壤污染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建议大棚应停置或改茬露天种植其它作物,或更换新土后继续用于蔬菜温
室栽培。以保持温室土壤动物有较高的数量和活动性。此外,温室栽培对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影响不大,仍表现出表聚性特征。
温室中的土壤环境更适于土壤动物的生长繁殖,土壤动物的密度应该高于大田的。可调查结果却相反。说明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不明显,對土壤动物的影响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