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号 证题考准写 要 不 内 线 封 密 :业专考报 :名姓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分子细胞生物学(□√A卷□B卷)科目代码:850 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 150 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增强子 2. 基因表达 3. DNA变性 4. 顺式作用元件 5. 基因治疗 二. 简答(共5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1. 密码子的性质。 2. 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3. PCR的基本原理。 4. 影响大肠杆菌系统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5. 什么是RNA干扰及其特点。 三. 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叙述三种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及原理。
第 21 页 共 23 页
:码号 证题考准写 要 不 内 线 封 密 :业专考报 :名姓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分子细胞生物学(□√A卷 □B卷)科目代码:850 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 150 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2分)。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1分),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1分)。 2.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2分),合成特定的蛋白质(1分),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1分)。 3. 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1分),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2分),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1分)。 4.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2分)。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2分) 5. 基因治疗:一般是指将限定的遗传物质导入患者特定的靶细胞(2分),以最终达到预防或改变特殊疾病状态为目的治疗方法。(2分) 二. 简答(共5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1. 密码子的性质 (20分) 答:密码子的性质 1). 遗传密码子是三联体密码:1个密码子由三个核苷酸组成(2分) 2). 方向性。读码从mRNA的起始密码子AUG开始,按5→3的方向逐一阅读,直至终止密码子。(4分) 3). 连续性。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阅读,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之间既无间隔也无交叉。(4分) 4). 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4分) 第 21 页 共 23 页
5). 摆动性。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的配对有时并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摆动配对。(4分) 6). 通用性。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通用。 (2分) 2. 真核基因组的特点(20分) 答: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1) 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4分) 2)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4分) 3) 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2分) 4) 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2分) 5) 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2分) 6) 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2分) 7) 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2分) 8) 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2分) 3. PCR的基本原理(20分) 答: 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2分)。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 半保留复制的机理(2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 以互相转变的性质(2分),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 DNA变成单链,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 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4分)。PCR全过程,每一步的 转换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控制的(2分)。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 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 中温延伸3个步骤构成PCR反应的一个循环(2分)。此循环的反复进行, 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DNA模板变性:模板双链DNA 单链DNA,94℃.(2分) 退火:引物+单链DNA 杂交链。(2分) 引物的延伸:温度至70 ℃左右, Taq DNA聚合酶以4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催化以引物3'末端为起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2分) 第 21 页 共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