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
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信息、观念、
和信仰,以及与此相
2.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 关的所有
3.
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4.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的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丰富文化,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
。
5.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
文化传播方式。
、印刷、电子和 的推广为标志的。
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
6.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 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7.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
,它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8.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
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
1
1.文化传播的途径 途径 地位 商业贸易 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意义 过商品的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丰富文化,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 人口迁徙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典例1】战乱带来了北方人大规模南迁,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人口重心、文化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促进了南北文化风俗的融合。这说明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古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答案】B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战争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区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 指的是媒介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别 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传媒才能实现,各种传媒都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 2
联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还是传播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也就系 是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并且文化传播方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革 【典例2】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答案】C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角度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手段、方式 具体措施 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对我们的要求 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典例3】“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带着七分自豪、三分遗憾地感叹。但如果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改变文化传播的途径
3
B.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
C.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要推动古典诗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答案】C
【解析】“七分自豪、三分遗憾”告诉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传播途径的问题,排除A。B、D不符合题意。
1.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移民人口的大量流入更是给东北带来了各自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如胶东文化、豫东文化、燕赵文化、晋商文化、安徽文化、江浙文化、两湖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等。材料中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旅游活动
D.口语传播
2.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和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游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4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语。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表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人们曾以为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汉堡、鸡翅能统一全球快餐食品,但现在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却在适应所在国家的本土口味方面大做文章。如肯德基“为中国而改变”,卖起了油条、盖浇饭和皮蛋粥。肯德基能“为中国而改变”表明 A.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D.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