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炭企业减人提效 -
摘要: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煤炭市场需求疲软,煤价持续走低,煤炭企业的利润缩减严重。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居高不下的成本是煤矿企业必须直面的挑战,要在严酷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减人提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煤矿;减人提效;措施
吕家坨矿是河北省同等规模、地质条件最复杂的矿井。受复杂条件的制约,吕家坨矿员工效率仅为15.4吨/工,与国内兄弟高产高效矿相比差距还很大。
一、推进劳动定额定员管理融入煤矿生产
劳动定额定员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是劳动工资计划的基础,是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依据;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
1.定额定员融入生产过程。一是年度生产衔接计划与“双定”指标同步,即按衔接计划核定工作定额,按工作定额设计劳动组织并确定定员指标,实现了定额定员与任务目标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定额的客观性和定员的科学性。二是月份作业计划与“双定”指标同步,即按月份作业计划调整定员定额指标,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的高效利用。
2.定额定员融入经营管理。推行了以定额定员为基础的班组自主经营管理模式。按照班组项目承包、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管理思路,建立了班组项目承包单价体系,将生产经营结果直接核算到班组,体现了效率是分配基础,经营状况决定收入水平
的原则,既培养了员工的经营意识,也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
3.定额定员融入薪酬分配。坚持自上而下实施定员定额目标管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一方面,深化了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定额工资制。对可量化的项目全部以任务定额为标准,核定单价,实行产品收购制;另一方面,在有量可计的岗位,大力推行计件工资制。
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煤矿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减人提效的根本在于人,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推进“四个转移”,严控人员倒流。一方面科学配备劳动力资源,实现又是人力资源向一线、关键岗位转移。鼓励井下辅助岗位员工向采掘一线岗位转移;鼓励地面服务岗位人员向地面生产岗位转移;鼓励地面、机关岗位人员向井下岗位转移;鼓励女工向男工岗位转移。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员倒流,避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严控采掘一线技校生倒流辅助岗位;严控井下员工倒流井上岗位;严控生产岗位员工倒流外围辅助岗位。
2.规范管理制度,清退“三长”人员。长旷、长病、长伤人员非但不能给企业创造劳动价值,还在广大员工中产生了不良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正常的劳动管理环境。对长期旷工、利用伤病假长期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或小病大养、无病休假人员,通过合法程序予以清退,营造良好劳动用工环境。
4.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制度。煤矿生产经营在定员定额基础上,对富余人员的安置既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又是企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通过两化融合、机构改革、组织调整、核岗定编等措施从岗位上精简下来以及经考核不胜任原岗位工作暂时无岗位安置的人员。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管控平台,根据岗
位空缺情况确定培训需求计划,培训合格人员及时通过直接安置、公开竞聘、双向选择等方式安置上岗。鼓励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等优势对外开展矿井整体承包、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经营业务,积极开展对外创收,增强生存发展能力。
5.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煤矿企业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驾驭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员工素质提升是减人提效、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行订单培训,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以及人员退休情况,提前摸排关键岗位工种人员短缺情况,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分期、分批、分工种地组织订单培训,定向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抓好实操培训,推行了理论、模拟、实操三步培训法,推广互动式、情景式教学方法。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减人提效
1.优化矿井设计。优化设计、简化生产系统是推进减人提效、加快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是优化工作面设计。植入大综采的设计理念,明确大区段、长走向、大面长、强支护的工作面设计思路,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降低万吨掘进率。二是优化生产区域设计,大胆尝试跨断层、跨区域的设计思路。三是优化生产系统。大力推广和使用沿空掘巷技术,降低采掘巷道压力。同时大力推广锚注技术,创新联合支护,提高永久巷道支护质量和支护强度,使外围系统免维护,减少巷道维修量。
2.推广“两化”融合。按照“重点部位可视化、生产环节集控化、灾害预警自动化、固定场所无人化”目标,提升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以科技进步推进减人提效。
四、效果分析
近年来吕家坨矿坚持推进减人提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工总数每年以5%的比例递减,矿井原煤产量逐年提升。总之,只有长期坚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做好减人提效工作,才能为企业有效运行提供基础保证。
浅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
策1
浅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始至终都需要人的力量的直接参与,可以说人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直接推动力。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煤炭企业作为传统型的国有企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
一、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对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一)煤炭企业从业人员过剩,效率低下。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采煤方法笨拙落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从业人员较多。如今,煤炭企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人员并没有减下来。不少煤炭企业机构臃肿,人员严重超编,人浮于事,工时利用不充分,出工不出力,窝工现象相当严重,劳动力大量过剩,普遍存在着“轮换工干,全民工看”的现象。很多管理部门和岗位人员偏多,有的人无所事事,还滋事闹事,让想做事的人做不成事,做不好事。而多做事的人由于干得工作较多,自然造成的失误也就多,因而受批评和责备也多,甚至扣除工资(奖金)也多,从而严重阻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二)煤炭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开发成当务之急。据统计,在煤炭企业职工中,受过高中以上文化教育的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l8.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职工总数的
浅谈煤炭企业减人提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