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产品目录
阿维菌素溶液 伊维菌素溶液 溴氰菊酯溶液 泼洒 杀 氰戊菊酯溶液 乳剂 苦参碱 虫 复配剂 类 硫酸锌溶液 敌百虫溶液 复配剂 复方甲苯咪唑 阿苯达唑粉 通 用 名 氯氰菊酯溶液 精制马拉硫磷溶液 甲苯咪唑溶液 商 品 名 鱼虫杀 鱼虫雷 新奥特 混杀灵 虫菌双灭灵 见虫杀 车轮虫克星 车轮杀 内外虫杀 纤虫净 鱼安达 鳝鳗内外杀 指环杀 肠虫净 孢虫杀 孢虫克星 驱虫散 止血烂鳃宁 渔瘟灵 抗暴灵 水菌净 菌毒双效灵 高效菌毒灵 菌毒双杀 鳝鳗止血灵 CLO2片剂 二溴海因 虾蟹康 暴血停 武四止血宁 菌必治 鱼虾康泰 多菌灵 包装规格 100ml/瓶 100ml/瓶 100ml/瓶 100ml/瓶 200ml/瓶 100ml/瓶 100ml/瓶 100ml/瓶 500ml/瓶 200ml/瓶 100ml/瓶 200ml/瓶 200ml/瓶 100ml/瓶 200ml/瓶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含 量 规 格 4.5% 20% 10% 0.5% 0.5% 0.5% 1% 8% 45% 0.5% 盐酸左旋咪唑粉 内服 粉剂 地克珠利粉 多虫杀 苯扎溴铵溶液 倍腈松溶液 泼 辛硫磷溶液 洒 戊二醛溶液 水 聚维酮碘溶液 剂 次氯酸钠溶液 季铵盐络合碘溶液 杀 倍腈松乳剂 菌 泼洒菌毒净 粉剂 菌毒绝杀 三氯异腈脲酸 类 氟苯尼考粉 内 服 粉 剂 恩诺沙星粉 恩诺沙星 诺氟沙星粉 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 100ml/瓶 100ml/瓶 40% 100ml/瓶 40% 500ml/瓶 10% 500ml/瓶 10% 2500ml/瓶 有效氯≥5% 500 ml/瓶 季铵盐络合碘20% 100ml/瓶 500g/袋 500g/袋 500g/瓶 10% 100g/包 10% 200g/包 200g/包 5% 200g/瓶 5% 200g/包 5% 5% 200g/包 大蒜素粉 整肠舒 葡醛内酯粉 消食保肝宁 维生素 水产多维 营粉 维生素K3粉 养剂 酵母、三桂、橙皮 消食鱼虾乐 类 应激王 鳝鳗电解多维 扑草净粉 水霉净 露水草、龙胆、泽泻、虾蟹脱壳促长沸石、夏枯草、酵母 素 茵陈、大黄、连翘、柴胡 肝胆舒 中龙胆、肉桂、干酵母、碳粉 鱼胃乐 药酸氢钠 剂 类 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菌虫杀 苦参、食盐 槟榔、雷丸、木香、贯灭孢灵 众 大黄、黄芩、黄柏 三黄散 硫代硫酸钠粉 活水爽 硫酸铝粉 恶水底毒净 水 过碳酸钠 富氧宝 质 粉 水质解毒保护改 活性炭螯合剂 剂 良 剂 聚合氯化铝 解毒改水宝 类 腐植酸钠 降氨灵 臭氧片 亚硝净 灭螺精 清 粉剂 氯硝柳胺粉 塘 乳 酮毒精溶液 清塘剂Ⅰ号 类 剂 酮毒精溶液 清塘剂Ⅱ号 粉剂 珠蚌专用肥 鱼肥 水剂 EM菌 增氧剂+沸石粉+冰片 虾蟹专用肥 鲢鳙专用肥 优藻素 增氧底改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1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200g/包 300g/包 500g/包 500g/包 500g/包 500g/包 500g/包 500g/包 500g/包 500g/包 100ml/瓶 100ml/瓶 40kg/包 20kg/包 40kg/包 1000g/包 90% 10% 10% 25% 6% 5%
第二章 鱼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一、鱼病发生的原因
在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鱼类疾病通常被简单认为只是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对鱼类侵害的结果。但是水体中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存在并不都会造成鱼类疾病的发生,可见造成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病原体的侵害,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病的类型主要有非病原性疾病及病原性疾病两种。
非病原性疾病在目前的养殖鱼类中呈上升趋势,其大体上是营养性疾病和环境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是因为养殖过程中饲料配比的不确当,微量元素的缺少或各养殖阶段中对食性转换欠考虑等原因,造成鱼类生理疾病,如脂肪肝病、僵瘪病等;后者是由于养殖水体中理化因子急剧改变或因高密度等胁迫因子,使鱼类产生应激性生理反应所致,如窒息、中毒、弯体病等。我们知道,现今大多数养殖鱼类大都是野生种类直接进入人工养殖,并未经过科学的驯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强制其适应人为养殖环境的营养。当养殖对象不能适应人为环境时,就会产生生理反应,甚至死亡。通常非病原性疾病是不传染的,只要改善养殖环境和营养,疾病就可缓解,鱼类可逐渐康复。
病原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袭引起的,目前养殖鱼类的疾病大多数属于此类疾病。由于该类疾病时可以传染的,如果不及时防治,发病率就会上升,因此危害较大。养殖鱼类中的寄生生物种类很多,但并不是每种寄生生物都可使养殖鱼类致病,只有那些能使养殖鱼类发病的寄生生物才被称作病原体。但是寄生生物与病原体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一些平时并不致病的寄生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的病原体。即使是常见的病原体,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水体中所造成的病情也有轻重不同甚至完全不发病。如果水体环境良好,鱼类机体健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病原体就难以繁衍、侵袭、发育和传播,鱼类也不会发生疾病。
由此可见,鱼类病原性疾病的发生是由水体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因素、病原体的侵袭及鱼类内在生理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了这些原理,我们才能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
(一)引起鱼类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1、自然因素
?水质的变化: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为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及气候的变化等,鱼类对池水的PH值虽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以7-8.5为好,如低于5或超过9.5,就会引起鱼类的疾病甚至死亡。另外,底质污泥中含大量的营养物质,通过细菌分解,不断向水中释放,对水质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养殖业者必须重视水质和底质的改良。
?水温的变化:鱼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水温的突然升降,鱼体会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鱼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温变化的要求也不同。鱼苗阶段水温突然变化不超过2℃,鱼种阶段不超过4℃,成鱼阶段不超过5℃,温差过大,会导致鱼类的死亡。
2、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一般来说,养殖密度越高,环境的不稳定性越大。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地投饵和施肥使水体环境越来越差,易发生流行疾病。
?管理不当:人工投饵不科学,使鱼类饥饱不匀,鱼类也易发病。在是非培育天然饵料的过程中,如
施肥不当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引起水质的恶化,导致鱼类疾病的发生。
?机械性损伤:在网捕、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极易损伤鱼体。受伤的鱼体若未经消毒,下塘后极易被细菌和霉菌感染。
3、生物因素
一般的鱼病,多为水体环境差,鱼体抗病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各种致病生物侵袭鱼体而致。此外,有些生物能直接吞食或危害鱼类,如老鼠、水鸟、水蛇、凶猛鱼类、水生昆虫、亲泥苔等,统称为鱼类的敌害生物。
(二)引起鱼类疾病的病原体因素
侵袭鱼类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及藻类等。 病原体的来源
池塘养鱼过程中鱼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源。通常在一次进水后,众多的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病原体进入池塘,病原体在池塘中遇到合适的环境,即会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病原体的传染力
传染力是病原体可在一个宿主体内定居、繁殖后引起疾病的感染能力。病原体只有在一个宿主体内繁殖后及时排出宿主体外,并转移到另外的宿主体内才能继续存活,这种能力的大小即为病原体的传染力,传染力越强,危害性越大。 病原体的致病力
致病力是某种病原体入侵鱼体后能够引发鱼类疾病的能力。控制病原体进入养殖水体的途径对病原体的传染力与致病力的特点进行防治,是控制鱼病发生,减少鱼病所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
(三)鱼群的易感性和抗病力
尽管养殖水体本身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但也很难避免病原体的进入。若养殖对象不是易感鱼群,则不会发生疾病,水体中易感鱼群或体质差的鱼体的存在时鱼病发生的首要条件。
影响鱼体抗病力的因素主要是鱼体的生理和身体结构。因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因敌害进攻后,病原体会从伤口侵入。池塘中某些化学物质促使鱼体分泌粘液,一旦粘液耗尽,病原菌也会乘机而入。
因此造成鱼类病原性疾病的原因分为环境、病原体、鱼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养殖水体环境,是预防鱼病发生的关键。
二、鱼类病害的诊断
(一)现场调查
1、全面了解鱼池中病鱼的各种现象
鱼病的发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在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一旦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还有一种情况,病鱼外表变化不大,但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蹿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要么是寄生虫侵袭,要么是水中含有毒物质。若是前者原因,鱼会慢慢死亡,损失不太大;若后者原因,则往往突然出现大批死亡,各种家鱼及野杂鱼都不例外。
2、调查鱼类饲料管理情况
养殖鱼类发病,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如:放苗种前不清塘,放养品种规格大小相差过大,放养密度不当,投喂饲料不当,施肥不当等因素都会引发鱼病。
3、调查有关环境因素
鱼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大有关系的。如水源中有无污染源,水体本身理化因子有无变化,水温变化及周围有无施放农药情况,池底质情况的好坏,鱼池大小及水深情况等。
鱼池往年的发病史,每年何时开始发病;在同一鱼池中是某一种鱼发病,还是几种鱼同时发病;每天死鱼的数量等,对于准确诊断鱼病也十分重要。
(二)鱼体检查
鱼体的检查是鱼病诊断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检查方法是由表及里,先检查鱼体体表,再检查鱼体的内脏。检查鱼体的某一部位,先用肉眼检查,再用显微镜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才回更全面完整。
1、目检
一般来讲,病毒性鱼病是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细菌性鱼病则表现为局部充血、发炎、脓肿、腐烂、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竖鳞等症状;寄生虫鱼病常见症状是体表黏液过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浓囊等症状。一些大型的寄生虫,用肉眼可以识别出来。
目检鱼体包括体表、鳃、内脏三个部分。顺序和方法如下:
◎体表:将病鱼置于白色解剖盘中,按顺序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鳍条等部位仔细观察。 ◎鳃:检查的重点是鳃丝,首先应注意鳃盖是否张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或变成透明,然后用剪刀剪去鳃盖,观察鳃丝的颜色是否正常,有无黏液,鳃丝末端是否肿胀或腐烂变白。
◎内脏:以检查肠道为主。剪掉一侧的腹壁,观察有无腹水或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其次观察内脏的外观是否正常。然后剪断靠咽喉部位的前肠和靠肛门部位的后肠,取出内脏,把肝、胆等器官逐步分开。把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去掉肠道中粪便和实物,用剪刀剖开观察。
2、镜检
镜检一般是根据目检时所确定下来的病变部位进行检查。从病灶部位取少量组织或粘液置于载玻片上,若是体表组织和鳃组织或体表粘液,用滴管加一滴清水;若是内脏组织,需滴加0.7%的生理盐水,然后盖上盖玻片,稍用力压平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对每个病灶部位,至少取三个不同点进行观察。
在整个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各种鱼病的流行季节,各阶段的发病规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三、鱼病的预防措施
(一)清整鱼池
?修整鱼池:鱼池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要清除池底淤泥,清整后的鱼池要经日光曝晒池底,一次杀灭部分病原。
?药物清塘:在鱼塘中有些生物本身就是病原体,有的则是病原的携带者。因此,必须要用药物清塘,常用药物有:“乐安清塘净”、“清塘剂”生石灰、茶籽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