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产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相同点: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二价汞,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单质汞,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载气将其载入原子化系统(吸收池)中;所用的光源均是低压汞灯,特征波长为253.7nm;不同处:冷原子吸收测定的特征紫外线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后的透射光强,而冷原子荧光仪测定的是吸收池中的汞原子蒸气吸收特征紫外线被激发后所发射的共振荧光的强度。仪器上其光电倍增管必须放在与吸收池相垂直的方向上。
TOC:将一定量的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相同点:均是采用双硫腙和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点:反应介质不同,汞是在酸性介质中;镉是在强碱性介质中;铅是在pH为8.5~9.5的介质中;锌是在pH为4.0~5.0的介质中。
汞,冷原子吸收法: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变成二价汞,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单质汞。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空气或氮气,将其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对特征波(253.7nm)的光的吸收度,与汞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定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双硫腙法:水样在酸性介质中于95℃用高锰酸钾溶液和过硫酸钾溶液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后,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酸腙,与汞离子反应生成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加入碱溶液洗去萃取液中过量的双硫腙,与485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
冷原子荧光法: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汽,吸收2523.7nm的紫外光线后,被激发而发射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方法检出限为0.0015ug/L,测定下限为0.006ug/L,且干扰因素少。
纳氏试剂法: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则与氮反应生产黄棕色胶体化合物,在410-425nm波长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的情况下,氨与次氯酸反应生成氯胺,氯胺与水杨酸反应生成氨基水杨酸,氨基水杨酸经氧化、缩合,生成靛酚蓝,与其最大吸收波长697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COD: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空白溶液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凯氏氮:取水样与凯氏烧瓶中,加入浓硫酸和催化剂(K2SO4)加热消解,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在碱性介质中蒸馏出氨用硼酸溶液吸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含量即为水中...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方法、环境标准样品、环境基础。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标准气配置的用途
1、检验监测方法2、评价采样效率3、绘制标准曲线4、校准分析仪器5、质量控制 静态: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
缺点:容器壁吸附、化学反应问题 。配气不准、浓度随时间变化不适合低浓度标准气体配制
动态:优点:配制大量、低浓度标准气、长时间供气;调节原料气和稀释气的流量比获所需浓度的标准气;可配置多组分混合气。缺点:设备复杂,不适合配制高浓度标准气 动态配气的种类: 连续稀释法、负压喷射法、渗透管法。
布点原则:监测断面要有代表性,尽可能与物理和化学监测断面一致,并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等原则。
主要方法:生物群落监测法,生物测试法,细菌学检验法。 贝克生物指数:从采样点采到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贝克-津天生物指数:所有拟评价或监测河段各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动物种类数
硅藻生物指数:不耐污染藻类的种类数,光谱性藻类的种类数,仅在污染水域才出现的。 污染生物系统法的原理
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照污染程度和自净过程,自上游向下游划分为四个相互连续的河段,即多污带段、α-中污带段、β-中污带段和寡污带段,每个带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原理: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FU)作为人工基质沉入水体中,经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达到种数平衡,通过观察和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 PFU微型生物群落参数的变化在不同的水质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行为:
污染较轻的情况下,随着污染加重,集群速度G、平衡时的物种数Seq都会增大,达到90%Seq的时间T90%将缩短。从生态学观点看,此时营养水平适合大多数原生动物的生长,因此,种类多,丰度也大;但随着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平衡时物种数Seq会减少,达到90%Seq所需时间T90%将延长,集群速度G也减小。从生态学观点看,重污染和严重污染已超出大多数原生动物的耐受限度,在这恶劣的环境中 生物测试方法:发光细菌法理论依据:当发光细菌与水样毒性组分接触时,可影响或干扰细菌的新陈代谢,使细菌的发光强度下降或熄灭。在一定毒物浓度范围内,有毒物质浓度与发光强度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因而可使用生物发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相对发光强度来监测有毒物质的浓度。 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生物吸收: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可经生物体各器官的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进入生物体。 主动吸收即代谢吸收,是指细胞利用生物特有的代谢作用所产生的能量而进行的吸收作用。 被动吸收即物理吸收,外液与原生质的浓度差,溶质的扩散作用,不需要供应能量 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分布规律和残留含量的顺序是:根>茎>叶>穗>壳>种子。从空气中吸收污染物,叶片残留量大。农药:渗透能力强,果肉、米粒,弱则停留果皮、米 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传输:血液和淋巴系统到全身各组织 分布规律:(1)溶解于体液:如钠,钾,氟等离子,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
(2)镧,锑,钍等三价和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蓄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 (3)与骨骼亲和较强:如铅,钙等二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 (4)特殊亲和性:汞-肾脏、碘-甲状腺
(5)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六六六,DDT等)易蓄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有机氯消除干扰:有机氯农药与脂肪、蜡质、色素等一起用石油醚被提取后,加入一种极性溶剂(如乙腈)振摇,由于农药的极性比脂肪、蜡质、色素要大一些,农药几乎完全可以与脂肪等杂质分离。常用于有机氯农药的净化,对于易被酸分解或与之起反应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则不适用。
放射性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人体--肺,血液,全身 消化道--人体--肝脏,血液,全身
皮肤或粘膜--人体--可溶性物质易被皮肤吸收(伤口的吸收率更较高)
放射性检测仪器的原理
电离型检测器原理:如果核辐射被电离室中的气体吸收,该气体将发生电离。电离探测器即是通过收集射线在气体中产生的电离电荷进行测量的。。
半导体检测器原理:将辐射吸收在固态半导体中,当辐射与半导体晶体相互作用时将产生电子—空穴对,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脉冲电流
优点:产生电子—空穴对需要能量较低,输出脉冲电流大小的统计涨落较小,能量分辨率高且线性范围宽;元件体积小,易于用于组织中某点吸收剂量测定
缺点:耐辐射能力差;检测灵敏区小;有的需要低温条件下工作
闪烁检测器原理:射线进入闪烁体,与之发生相互作用,闪烁体吸收带电粒子能量而使原子、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受激原子、分子退激时发射荧光光子;利用反射物和光导将闪烁光子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由于光电效应,光子在光阴极上击出光电子;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中倍增,数量由一个增加到 10 4 -10 9 个,电子流在阳极负载上产生电信号;信号由电子仪器记录和分析。 优点:探测器灵敏度和计数率高,对不同能量的射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应用:①能谱测量②α、β、γ强度测量③时间测量④剂量测量(强度测量+能量测量)
电离型检测器的应用:个人吸收剂量测定仪;缺点:对任何电离都有响应,无法甄别射线类型;
正比计数管的应用:低能γ射线的能谱测量,用于鉴定核素用的α射线能谱测量;优点:性能稳定、本底响应低;缺点:工作电压稳定性要求高,初级粒子必须将所有能量消耗在计数管 盖革计数管的应用:最广泛;β射线与γ射线强度。 区别:外加工作电压不同,引起的电离过程不同
水样总α放射性比活度的测定
辐射α粒子的核素:226Ra、 Rn及其衰变产物 水样总α放射性安全浓度:0.1 Bq/L
测定:①取V L水样经过滤除去固体物质;
②在烧杯中加入水样和浓硫酸(100mL水样中加0.25mL浓硫酸),蒸发至体积为10-20mL; ③蒸发液由烧杯转移到蒸发皿,慢慢蒸发至干; ④在不超过350℃下将样品灰化30min;
⑤将灰化后样品转移到测量盘中,铺展成均匀薄层; ⑥ZnS闪烁探测器计数测量;
⑦已知活度的硝酸铀酰标准源测定探测器的计数率; ⑧对空测量盘的本底值进行计数测量。
质量保证的内容: 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确定监测指标与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方法 。编写相关文件、指南、手册等
意义:?可靠:精密、准确 ?有效:完整、代表、法律意义、?可比:标准、一致、权威 ?协调:程序、实验室、人员、仪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