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创设之实践研究
一、我的问题或困惑
案例实录:孩子们在玩扑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的问题或困惑分析如下:
1.教师方面,对于区域游戏活动的方法、实践策略不够熟练,加上笔者对于区域游戏活动认识不贵深入,为了进一步加深我个人对于幼儿园大班区域游戏的教学创新设计,我选定了以“扑克玩玩乐”的区域游戏创新设计为实践区域游戏活动的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扑克调动幼儿调动参与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也可以丰富大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器材的多样性。
2.幼儿园方面,存在教学管理体制对于区域游戏的指导不足,如何设计“扑克玩玩乐”能够有效的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积极开发幼儿智力。对于课题设计的环节和层层深入注重设计的创新性,以利于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能够实现在教学中有所创新。
3.课题组成员方面,课题组成员有所变动,对于课题研究的总结不够及时,出现总结不全面,实践性不强的缺点。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实践要求不高,出现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实用性不强,容易出现个别研究出现重复现象。 4.如何在课题中落实和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能够落实现代教育观念,能够更多的关注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注重通过游戏促进幼儿个性成长,帮助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能够实现个性成长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以上问题都是我园幼儿大班教学所面临的继续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的搞好和拓展我园的区域活动,使其成为幼儿教育的一大亮点,据此,我园课题组从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创设之实践研究进行深度研究讨论,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基本总结和落实了一些适合本园特色的区域游戏活动,也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在幼儿园大班中,灵活运用扑克游戏实施区域活动,是能够落实区域游戏教学,落实幼儿教育《大纲》的要求,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增长幼儿
1
的学习能力,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自我完善、自我探索发展。但是,在我园实际的大班区域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对于幼儿区域游戏设计的认识存在不够深入,有的老师甚至混淆了区域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它和集体活动混淆,也没有能够真正的实践落实大班的“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活动,有的教师只是认为,让学生分组通过玩玩扑克牌,就在热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实现区域活动的创新设计,其实,这些理解都是存在误区的。
2.循规蹈矩,创新不足
一般情况下,都认为,在大班学生中通过采用区域游戏教学,尤其是采用扑克玩玩乐的方式,由于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玩法的多样,孩子必然高兴,幼儿必然实践区域互动中式聪明、大胆的。可是,通过对于课题进一步实践却发现,由于教师对于该区域活动课的流程设计简单,扑克游戏环节的不够完善等,导致教师对于扑克游戏材料的利用比较薄弱,大班幼儿对于扑克玩法兴趣不高,缺乏有效的探究精神,很多都是进行单一的“扑克玩玩乐”游戏而已,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深入开展扑克游戏和学习的实践活动。有的班级的“扑克玩玩乐”的材料经常反复无变化,缺乏经常性,导致幼儿兴趣不高,在课题实践中,部分大班教师对于“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活动设计创新存在层次性不强,设计创新不足的问题。
3.形而上学,实用性不强
在课题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区域游戏“扑克玩玩乐”的区域游戏活动的重要性,能够从班级教学的特殊性出发,精心设计适合大班幼儿心理特点的“扑克玩玩乐”游戏,由于园区中的活动场所有限,很多班级的区域游戏活动都是在各自的班级中进行,需要结合教室的结构进行重新布置,很多教师的课题探讨,就存在游戏活动的位置固定,形式上尽管变化了,但是大班“扑克玩玩乐”区域活动的内容不够实用、不够全面,某些设置的区域游戏过于娱乐性,忽视了通过区域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没有重视和体现出其教育性特点。在课题实践和研究中,对于大班幼儿的具体意愿和兴趣,部分课题组成员关注较少,导致在课题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孩子难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活动中,课题研究的创新设计也就成了摆设,经常出现区域游戏活动大班幼儿参与性不强,甚至没人玩的现象。
2
4.指导不力,效果不佳
在课题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课题中的“扑克玩玩乐”认识不够充分,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传授知识、维护好课堂纪律、调节好大班幼儿的游戏活动。这样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大班幼儿的“扑克玩玩乐”的游戏指导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很多指导都是随意性强,没能够真正的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实际活动需求。对于课堂上幼儿的指导很多都是主观性太强,不能真正的从幼儿的经验和个性出发,只是肤浅的看到幼儿摆弄物品。有的教师对于幼儿的指导能够观察、指导其与其他同学合作,但是对于混龄幼儿的区域互动指导存在指导流于形式,不够扎实有效。
5.评价单一、实践性差
对于幼儿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导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幼儿的区域活动评价可以让幼儿明确课堂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明白课堂游戏活动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对于自己的表现应该如何评价,如何做好区域游戏活动中与同伴搞好合作等问题。但是,通过对于课题的实践活动发现,我园的大班区域活动中存在在课题实践活动评价中,出现部分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的总结过于简单,评价简单的几句话,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幼儿不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找到自身在活动中做的不足的地方,也就是体现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过于单一,呆板,没有真正的落实好多元化的评价。教师应该落实好多元化的评价,对于幼儿的课堂活动表现进行及时的指导,通过评价能够让幼儿明确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应该坚持怎样的参与意识和应该如何与其它幼儿搞好合作,在游戏中应该落实好怎么样的学习任务等,教师要通过评价继续促进幼儿更好的参与和保持改进区域游戏活动的方法及其操作习惯等。
三、本问题研究综述
自从本课题立项之后,我园课题组就依据课题立案研究的步骤来开展教学活动,坚持边实践边修改的原则,这也有助于课题研究获得较为顺利的开展。课题实践研究历经两年的探索和总结,业已初步形成本园自身独特的办园特色。在具体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形成自身本土性特色,创设出了各种幼儿游戏活动的的良好场所,制作出种类繁多的游戏活动玩具,极大地促进了办园条件的改善。
3
四、课题研究的界定
1.对“区域游戏”的界定。
区域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有想象力的参与,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也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构思、去建造。区域游戏融合利用游戏的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区域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还能发展幼儿的合作精神,增进交往。可见,区域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活动中教师科学合理的组织与指导则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怎样利用创设的区域游戏来有效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其智力,本园针对大班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性的利用扑克来创设了“扑克玩玩乐”的区域游戏,可是怎样寓学于玩,在开发幼儿智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游戏的乐趣等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2.对“扑克玩玩乐”的界定。
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指的是幼儿园大班通过开展扑克牌不同玩法的游戏,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思考和小组合作,在开展区域互动游戏中,利用扑克牌游戏开发幼儿的多种能力,进行幼儿的智力开发和早期教育,通过“扑克玩玩乐”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扑克牌游戏学会分辨大小、学会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不同扑克牌的比较,进行找规律、简单的算法游戏。通过幼儿园大班“扑克玩玩乐”游戏可以有效的进行早期教育也可以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1.在教学活动,注重把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渗透到课程领域。依据《指南》要求,切实的把幼教理念与科学的教学指导相结合,指导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游戏活动:①对于扑克牌的选材方面,注重选择图案卡通、色彩艳丽的,以方便幼儿使用,容易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大班幼儿个性成长的关注,培养大班幼儿的喜欢探索,敢于尝试,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的心理要求,让大班幼儿能体验到游戏中成长,自主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感受自己长大的乐趣。③在“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课题活动中,分阶段先后进
4
行比大小、进行分类比较。教师在开始引导部分可以选择出示扑克牌,激发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④通过小朋友分组合作,进行空当接龙游戏、大家七嘴八舌的竞争和尝试,教师选取几位比较出色完成任务的同学进行点评,评价要全面,让孩子思考扑克游戏有哪些规律,让孩子看到进步和不足。对于扑克牌的玩法,教师要及时分组,采用搭积木、数数、区分不同图案等方法,展开“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思考能力。
2.注重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开展的探索性教学设计。 以“扑克玩玩乐”为区域活动游戏的课题特色,选取扑克游戏,能够增强大班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让游戏的开展具有探索性:①利用扑克,激发幼儿进行探索。扑克也是常见的,幼儿比较喜欢的材料,有助于帮助幼儿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②开展开放式教学。教师通过这种具有本土性特点的“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活动,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教师科学的指导点拨可以培养幼儿参与游戏互动的自主性。比如在课题实践研究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尊重不同小组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建议,就利用扑克搭积木,能够构建出的不同图形的进行比较,通过让大班幼儿进行陈述自己小组的设计的见解,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意识,也可以形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发展自我参与和坚持自我主张的意识。③探索性学习和游戏结合。教师在活动中和幼儿形成平等关系,逐步引导小朋友进行探索学习。在相互尊重、采用弯腰、半蹲的方式和幼儿进行交流,对于幼儿的设计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价的中肯,简练等特点,采用建议、协商的语气进行点评。课题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梳理,能够逐步形成我园的课题园本课程。
3.“扑克玩玩乐”游戏开展要注重其指导的艺术性。
以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活动为研究设计的基点,研究和设计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准备、选材的层次性、教学过程的学情等环节。①课堂流程具有艺术性。“扑克玩玩乐”大班幼儿区域活动,要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创设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扑克游戏,培养幼儿通过一个游戏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比如:通过扑克搭积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设计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大班幼儿对于扑克的合理运用中,可以通过幼儿表
5
课题论文《大班幼儿“扑克玩玩乐”区域游戏创设之实践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