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长丰县岗集中心校牛寨小学 董功政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就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以下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怎样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情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教学。我在教学一年级《分类》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场景1:森林里,熊猫百货商店,各种货物杂乱的放在柜台上,很多小动物来到熊猫百货商店来购物。小熊猫东找西找,忙得满头大汗。场景2:超市里,各种货物摆放的井然有序,服务员轻松的为顾客服务。看到这儿,我对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马上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熊猫的商品摆放的太乱了”“小熊猫如果能像超市里那样摆放商品就不用那样手忙脚乱了”“小熊猫应该把吃的东西放在一起,把铅笔、橡皮、尺子这样的学习用具放在一起”??这样通过对这两幅场景的观察,学生不但发现
1
小熊猫之所以慌乱的原因,而且能在学习当中了解正确分类的意义。我还抓住时机告诉孩子们: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文具等学习用品正确分类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方便。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产生学习分类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会使儿童变得迟钝愚蠢,既有害于儿童的健康,又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前,我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带着想象主动地面对新知去回忆再现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知识迁移。接着提出:“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本,进行探究,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同伴交流的学习环境中,消除了学困生的自卑感和紧张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归纳、表述的能力。在“关于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反馈环节中,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发表见解,如果回答不完整,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对其他组的汇报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自由提问、辩论。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仅对活动目标起着宏观调控和重难点知识点拨的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三、通过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注认知起点,就是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对接口,以确保交流的渠道畅通,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或者还没有掌握某些知识。教师只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那么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在教学“8的
2
乘法口诀”时,我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口诀。因此一开始教学,就直接让孩子“编出8的乘法口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地写出八句口诀,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连续的两句,自主选择探究方式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出具不同风格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口诀,但练习的题目不能只限于顺应口诀,要有灵活运用的题目。如:我设计了让学生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学生说:“二年级一班在队列比赛中排成4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4=32名学生参加比赛。”“我有8支铅笔,他也有8支铅笔,一共有16支铅笔,算式是8×2=16。”“教室里有3排桌子,每排有8张,一共有8×3=24张桌子”“老师布置了8道练习题,8名同学,一共要做8×8=64道数学题”??学生根据生活实践搜集了相关的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整节课由“编制口诀→探究意义→运用口诀”这三部曲来完成教学的,这样的教学是在了解学生起点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以学定教”,使课堂教学更关注和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为有效。
四、通过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课,教材中呈现的辨别方向的图画,教师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呢?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我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
3
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学生侃侃而谈:“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我对学生的发言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后,我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清楚地辨认了方向。最后,我再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理解。
五、通过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尽量做到:1、少而精。2、具备典型性。3、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4、题量适当、恰到好处。 5、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以上是我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认识。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值得我们去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教学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