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影响冷疗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冷疗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B.冷疗效果与面积成正比

C.冷疗时间与效果成正比D.不同个体对冷的反应不同 E.环境温度影响冷效应

2.为患者进行冷疗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20min B. 30min C. 40min D. 5Omin E. 60min 3.使用烤灯照射创面时,灯距和照射时间为 A. 30-50cm,20-30min C 50 - 60cm ,20 - 30min E. 20 ~ 30cm 。30 - 40min (二)A2型题

4.小张因走路不慎导致脚踝扭伤,护士为其应用化学致冷袋冷敷局部,可维持冷疗的时间为

A. lh B. 2h C. 3h D. 4h E. Sh

5.陈某,女,61岁。因经常便后出血,经检査患有痔疮,行痔疮手术。术后医嘱热水坐浴。以下热水坐浴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浴盆和溶液须无菌B.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水温控制在50℃左右 D.坐浴后更换敷料 E.坐浴时间15 -20min

6.患者,男,38岁,扁桃体摘除术后。护士为其使用冰囊颈部冷敷,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冲去冰块棱角 B.冰块应装满冰袋后,排气并拧紧盖子 C.使用中如冰块融化,需重新更换 D.冰袋放人套中后才能使用 E.冷敷时间不超30min

7.女,38岁,急性阑尾炎术后2h,意识淸醒,主诉畏寒,℃。护士为其加盖被服并在足底放置化学加热袋。 使用化学加热袋时,最高温度可达 A. 46℃ B. 56℃ C. 66℃ D. 76℃ E. 86℃

8.患者,男,35岁,因颅脑外伤入院,行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左上肢出现静脉炎,护士应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湿敷,热湿敷水温应控制在

A. 32-34℃ B. 38-41℃ C. 43 – 46℃ D. 50 – 60℃ ℃

9.患者,男,30岁,鼻唇沟处有一感染化脓灶,以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肌内注射抗生素 B. 口服抗生素 C.局部换药处理 D.局部湿热敷 E.局部涂抗生素药膏

10.李先生,35岁,左侧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 A、冷热交替敷 B.局部按摩 C.冷湿敷 D.热湿敷 E.松节油涂擦

11.张女士,50岁。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询问病史 B.使用热水袋减轻疼痛

D.通知医生E.病情监测(三) (12-14題共用题干)

患者,男,52岁,发热待查入院,T ℃ ,护士遵医嘱为其乙醇拭浴。 12.乙醇擦浴前,先置冰袋于头部,其目的是

A.防止反射性心率减慢 B.降低头部温度C.增加局部血流 D.防止脑水肿 E.防止颅内压升高

13.为观察降温效果,应在乙醉拭浴后多久测体温 A. 1Omin B. 20minC. 30minD. 40min 14.体温降至何值应取下头部冰袋 A. ℃ B. ℃ C. ℃D. 39. 0℃ 二、填空题

1.高热降温时可置冰袋于( )、( )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

2.乙醇拭浴拍拭双上肢时应在( )、()、()处稍用力并延长停留时间,以促进散热。

3.成人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应控制在( )℃,老人、婴幼儿等特殊患者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应低于( )℃。 4.温水浸泡适用于( )、()、( )、()等部位的感染。 5.( )、( )高热患者禁用乙醇拭浴。 6.温水浸泡的水温应控制在( )℃

7.冷觉感受器多位于真皮的(),温觉感受器多位于真皮的( )。 8.应用冰帽进行头部降温时应监测肛温,维持肛温不得低于( )℃。 9.冰帽使用的目的是( )、()。

10.为患者进行冷湿敷时,敷布须浸透冰水,拧至( )为宜。 11.乙醇拭浴时应禁忌拭浴()、()、()、足底等部位。 12.红外线烤灯多次治疗后,局部皮肤可出现( ),( )。 13.面部热敷后应间隔( )min后方可外出,以防感冒。

14.女性患者处于( )、( )、( )等时期以及阴道出血、盆腔炎症等不宜坐浴。

三、名词解释

1.冷、热疗法2.继发效应 四、简答题

1.简述冷疗法的目的。

2简述热疗法的禁忌及机制。

3.对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进行区别。 4.简述冷疗法的禁忌及机制。 5.简述热疗法的目的。 五、论述题

1.患者张某,40岁,中暑高热入院。T41℃,P124次/分,R24次/分,护士为其做乙醇浴。

问:(丨)乙醇拭浴浓度和温度是多少?

(2)乙醇拭浴的注意亊项有哪些? 答案

一、1-5 CBABC 6-10 BDDDC 11-14 BBCD 二、填空题 1. 前额 头顶部 2.腋窝 肘窝 手心处 3. 60-70 50

4. 手 足 前臂 小腿部感染 5.新生儿 血液病 6. 43 -46 7.上层 下层 8. 30

9.头部降温 预防脑水肿 10.不滴水

11.胸前区 腹部 后颈 足底 12.网状红斑 色素沉着

14.经期 妊娠后期 产后2周内 三、名词解释

1.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

2.继发效应:指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四、简答题 1.答:

①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②减轻疼痛;③控制炎症扩散;④降低体温。 2、答:

(1)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诱发腹膜炎的危险。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导致炎症扩散至脑部,引起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出血——加重出血。

(4)组织损伤、扭伤初期(48h内)——加重出血、肿胀、疼痛。

(5)其他:如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皮肤湿疹;急性炎症;孕妇;金属移植物部位、人工关节;恶性病变部位;睾丸等部位。麻痹、感觉异常者、婴幼儿、老年人慎用。 3.答: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见下表:

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

生理效应

生理指标

用热 用冷

血管扩张/收缩 扩张 收缩 细胞代谢率 增加 减少 需氧量 增加 减少 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 减少 血液黏稠度 降低 增加 血液流动速度 增快 减慢 淋巴流动速度 增快 减慢 结缔组织伸展性 增强 减弱

神经传导速度 增快 减慢 体温 上升 下降 4.答:

(1)血液循环障碍一易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一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一影响伤口愈合。 (4)对冷过敏一易引起红斑、荨麻疹等。

(5)其他: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关节疼痛、心脏病、哺乳期产妇胀奶等应慎用冷疗法。

(6)冷疗的禁忌部位:①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②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③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④足底:用冷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5.答:

①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②减轻疼痛;③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④保暖与舒适。 五、论述题

(1)答:浓度:25%?35%;温度:30℃ (2)答:

1)擦浴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为拭浴的禁忌部位。新生儿及血液病高热患者禁用乙醇拭浴。

3)擦浴全过程不超过20min,避免患者着凉。

4)拭浴时,以拍拭(轻拍)方式进行,避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CKBOODwasrevisedintheearlymorningofDecember17,2020.【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下列影响冷疗的因素中错误的是A.冷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dpkz893or3uh255c6he20sz532alg00cf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