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word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1分) 1.(3分)C(坷kě 绰chuò)

2.(3分)D.(惰——堕 B.瞻—赡C.蔫——焉 苍一疮) 3.(3分)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 4.(3分)A

5.(4分)要求:内容紧扣温馨(1分);句式整齐(1分);示倒: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6.(4分)(1)(2分)曹先生 样子拉车捧伤了曹先生

(2)(2分)曹先生帮他出好主意(或答成“让样子到他家拉车”、“安排他与小福子的 生活);帮他重燃生括的信心。(答对1点即可)

7.(11分)

(1)(3分)要求:内容紧扣诵读名家进校园的活动(1分),句式对称(1分),有感召力(1分);超过20字扣1分。示例:名家示范入耳 经典作品润心;学名家诵读 赏经典魅力;跟随名家读经典 启迪智慧悟人生

(2)(4分)要求:总结上一个节目(1分);引出下一个节目(1分),衔接自然(1分);有感染力(1分)。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幻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

(3)(4分)要求内容紧扣诵读(1分),语言简洁(1分)(每个活动(2分)。示例:课文诵读大比拼 诵读技巧分享会 诵读好处大家谈 古典诗词朗诵会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10分)

8.(1)窈窕淑女 (2)乱花渐欲迷人服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折戟沉沙铁未销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 (7)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0.(4分)(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1分),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术枝繁叶茂,一片浓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1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 (或“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可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所乐的事情”) 11.(3分)B(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2.(4分)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2分);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2分)。 三、现代文阅读(39分) (一)(21分)

13.(4分)婆媳争吵,妥协寄居 捐建学校,抬荒依旧(各2分,句式不合要求扣1分)

14.(4分)内容要点:无权占为已有(1分),批评儿子儿媳(1分),回报社会或修建教学楼(2分)。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绐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

15.(4分)示例一:动作描写(1分)。通过对拿钱的系列动作的描绘(答成“运用动词咬、撕、揭”也可),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王婆婆的善良仁爱(2分,答到两点即可)。

示例二:细节描写(1分)。对存钱位置的描述(1分),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1分)和对钱的珍视(1分)。(也可答“动作细节”,1分“咬牙”“颤抖”,1分;表现王婆婆的决心和不舍2分,每点1分)。

示例三:比喻(1分)。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1分),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2分)。

16.(4分)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婴捡拾齐婴的过程(1分),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1分),?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1 分)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1分)。

17.(5分)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每点2分,答到3点5分) (二)(18分)

18.(3分)D 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

19.(4分)心理意象法(1分)。相同点: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1分)。不同点。心理意象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1分);而罗马房间记忆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间中的事物(1分)。

20.①分散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3个10分钟和2个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1分),②交叉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1分),③习题检测法(1分),挑战数学错题(1分)。(意合即可,每点2分,答到3点5分)

21.(6分)①详尽发问法(1分)。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语句的

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2分)。②心理意向法(1分)。想象自己是“桃花源“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变成一幅幅图画(或变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起来(2分)。③分散学习法(1分)。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2分)。(意合即可,每点3分,只需答2点)

四、作文(55分) 22.略。

201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word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1分)1.(3分)C(坷kě绰chuò)2.(3分)D.(惰——堕B.瞻—赡C.蔫——焉苍一疮)3.(3分)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4.(3分)A5.(4分)要求:内容紧扣温馨(1分);句式整齐(1分);示倒: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dpcw6dt3d423gj8gje700kc5204u900ki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