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中考 理科
第18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B―→ D的反应类型是 。 (3)D的一种用途是 。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2019广州)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2019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2020 中考 理科
第20题图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 溶质仅为 (填化学式) Ⅱ. 溶质为KCl和BaCl2
Ⅲ. 溶质为KCl和 (填化学式) Ⅳ. 溶质为KCl和K2CO3 V. 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结论 猜想Ⅳ、Ⅴ均不正确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 猜想Ⅱ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 (用文字表述)。
21.(2019郴州模拟改编)为测定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组成。某化学课外小组取29 g该混合物于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50 g)。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请计算:
(1)第五次加入稀盐酸后共产生CO2的质量是 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一次 50 g 159.1 g 第二次 50 g 206.9 g 第三次 50 g 254.7 g 第四次 50 g 302.5 g 第五次 50 g 352.5 g 2020 中考 理科
(3)实验完毕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2020 中考 理科
1.C 2.B 3.A 4.B 5.B 6.D 7.C 8.D 9.B 10.C 11.A 12.(1)NaHCO3 (2)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3)食醋 (4)NaCl
13.(1)蓝 Cu(NO3)2+2NaOH=== Cu(OH)2↓+2NaNO3[或CuSO4+2NaOH=== Cu(OH)2↓+Na2SO4] (2)CuSO4 (3)Ba(OH)2
14.(1)2KOH+H2SO4=== K2SO4+2H2O (2)④⑥
(3)Ba(NO3)2+CuSO4=== 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 Cu(NO3)2+2AgCl↓] (4)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或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15.(1)酒精灯 (2)漏斗 (3)⑥ (4)B
16.【实验现象】碎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结论】CO23 【拓展延伸】(1)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NH4 (2)氢氧化钡溶液 17.C
18.(1)CaCO3 (2)化合反应 (3)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4)2NaOH+CO2=== Na2CO3+H2O
19.(1)NaOH+HCl=== NaCl+H2O (2)该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K2SO4中的一种
(3)取少量步骤Ⅰ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20.【作出猜想】KCl K2SO4 【设计方案】H2SO4(或K2SO4等合理即可) 有白色沉淀产生 【交流反思】废液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KCl,无需证明KCl的存在 21.(1)8.8
(2)解:由表中数据可知,50 g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159.1 g+ 50 g-206.9 g=2.2 g。
设50 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a Na2CO3+2HCl=== 2NaCl+CO2↑+H2O 73 44 a 2.2 g 73a= a=3.65 g 442.2 g
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 g
×100%=7.3% 50 g
+
-
(3)解:由表格数据可知,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恰好被完全消耗,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 2NaCl +CO2↑+H2O 106 117 44
2020 中考 理科
x y 8.8 g 106x= x=21.2 g 448.8 g
117y= y=23.4 g 448.8 g
29 g-21.2 g+23.4 g
实验完毕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1.5%
250 g+29 g-8.8 g
答:(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3)实验完毕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