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三 中国近代史(考试专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阶段综合检测(三) 中国近代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是在( ) A.1842年 C.1895年 答案 C

解析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C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最可能是( ) A.近代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C.清廷的宣战与媾和 答案 A

解析 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清廷的宣战与媾和不能体现近代化色彩,只能体现清廷的对外政策,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故D项错误。

3.(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学考检测)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利益的最主要出发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英日两国与中国签订的近代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共同影响的理解。A项符合《南京条约》的经济扩张需求;B项属于《马关条约》的经济扩张需求;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是工业革命,故应排除C项。

4.《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结论的内容是( )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 D.维新变法与海军角逐 B.1894年 D.1901年

1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答案 C

解析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不但放弃领导中国人民反帝,而且帮助帝国主义禁止和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因此最能体现材料中的结论,故C项正确。

5.(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不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影响,故排除。

6.(2018·浙江学考交流)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发动了武昌起义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答案 C

解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只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无法说明“从君主到民主”的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终结了清朝统治”未指明“君主”的内核,不够准确,故B项错误;“推翻封建帝制”告别了君主,“建立中华民国”提倡了民主,此理由与材料观点相符,故C项正确;D是在中国新政体建立基础上的法律化,不符合“开始”这一要求,故D项错误。 7.下列选项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B.终结了清朝统治 D.颁布了《临时约法》

A.辛亥革命形势图

2

B.北伐战争形势图 C.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D.抗战相持阶段形势图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清国”是指清朝,“南军”是指南方革命军,故A项正确。

8.(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共和观念风行 C.传统文化皆废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帝制基础并没有尽除,故B项错误;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近代社会,故C项错误;民权在辛亥革命后只为上层所有,对普通民众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9.(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罗荣渠在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材料中“三次现代化努力”指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 B

解析 从“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可以看出三次现代化努力应是清末的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10.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临时约法》颁布 ③清帝退位 ④湖北军政府成立 A.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答案 B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11日,清帝退位

3

B.帝制基础尽除 D.民权高度发达

B.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于1912年2月12日,湖北军政府成立于1911年10月11日,故正确排序为④①③②,B项符合题意。

11.(2018·浙江学考交流)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下列口号与该图内容相吻合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土豪,分田地 答案 B

解析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战争的出发点是广州,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与国民革命相符。“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故A项错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口号,故B项正确;“打土豪,分田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故C项错误;“要想攘外,必先安内”反映了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故D项错误。

12.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这里的“办法”是指( )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C.构建福利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答案 D

解析 1924年孙中山重新阐发三民主义,材料符合“民生主义”基本内容,故D项正确。 13.(2018·衢州选考测试)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 ) 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 D.要想攘外,必先安内

4

答案 A

解析 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提出时,中共还未完全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故B项错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此时还未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没有结合国情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故D项错误。

14.(2018·金丽衢十二校学考交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土墙上残留着革命时代的标语:“消灭新旧军阀战争!”“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红旗飘扬高举起,白匪土豪大恐慌。”这种历史场景出现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白匪土豪大恐慌”表明大革命失败后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故B项正确。

15.(2018·浙江学考交流)下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

B.井冈山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答案 B

解析 依据该剧目单,推断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工农武装割据。A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A项错误;B项反映出南方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正确;C项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16.(2018·浙江学考交流)国民政府南昌行营公布了《民廿二(22)年封锁匪区办法》。其中的“匪区”是指( ) A.陕甘宁边区 C.南方革命根据地 答案 C

解析 “民廿二(22)年”是1933年,1933年国共进行“围剿”与反“围剿”战争,与材料中“民廿二(22)年”“南昌行营”相符,故C项正确。

5

B.东北解放区 D.华北敌后根据地

2020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三 中国近代史(考试专用)

阶段综合检测(三)中国近代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是在()A.1842年C.189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dixh1d7oc3ibqw7s1xb7s7tu43p3900tr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