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
率的影响
应丹丹
【摘 要】摘要:目的 分析采取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血糖达标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施加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达标情况指标、血糖值指标。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6.00%(6/100)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7.26±2.16)d快于对照组,总甘油三酯水平为(1.76±1.02)mmol/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血糖值比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更快、血糖值控制更低。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9(025)036 【总页数】3
【关键词】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人群的年龄段为35岁以上,其占总糖尿病患者发生率已超过90.00%[1],该病主要的发生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及分泌不足,临床上的表现为体质量下降、多食、多饮、多尿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2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同时该病还能引发双目失明、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感染等状况,严重时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基于此,本文采取不同的药物方案进行试验,以期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血糖水
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20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 例。观察组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龄35~73 岁,平均(56.92±7.48)岁;平均病程(7.15±3.62)年;体重指数(24.62±1.59)kg/m2;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7.49±1.26)%。对照组中男54 例,女46 例;年龄36~75 岁,平均(56.56±7.57)岁;平均病程(7.32±3.45)年;平均体重指数(24.43±1.62)kg/m2;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7.36±1.3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年龄35~80 岁;②存在体质量下降、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符合2 型糖尿病疾病标准;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二甲双胍方案、甘精胰岛素方案的研究知情,且表示支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过治疗2 型糖尿病疾病的其他药物,可能使得本研究结果失效者;②对于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等药物有过敏史、禁忌者;③自身存在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二甲双胍用药频率:每天3次,用药剂量:每次0.25 g,用药的方式:口服;此外,结合患者的状况再予以诺和灵N进行治疗,开始使用剂量为0.20 U/kg,之后每隔3 d增加2.00 U,用药持续时间直到患者空腹的血糖水平<6.80 mmol/L[4]。
1.2.2 观察组治疗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施加甘精胰岛素治疗。观
察组患者的二甲双胍用药方案与对照组相同,甘精胰岛素用药频率为:每天1 次,用药剂量为10.00 U,用药的方式为:注射用药[5]。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血糖达标情况指标,包括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总甘油三酯水平;②统计血糖值指标,包括患者的空腹值(FBG)、餐后2 h 值(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6.00%(6/100),对照组为20.0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FBG 为(6.46±0.81)mmol/L,2 h PG 为(8.06±1.15)mmol/L,HbAlc为(6.95±0.9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疾病本身不仅会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同时其产生的并发症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针对该病患者而言,在空腹血糖高达11.00 mmol/L 时,其产生的高血糖毒性会抑制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此时若依然采取单一药物治疗,并无法综合控制血糖,因此需要采取联合方案[7]。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