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资料
———————————————————————————————— 作者: ———————————————————————————————— 日期:
1
第一章、绪论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围?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物)——环境的科学,与许多领域有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室内设计、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学等都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领域。
“人、机、环境”三大要素
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人适应及其和环境的能力都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机是指机器,但比一般的技术术语的含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怎么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
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与知识
1、研究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哪些知识?
研究人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人体尺度的测量等知识。 2、研究人体生理学知识,主要研究哪几个生理系统?
一、人体感觉系统(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
2)人体工程学?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3)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
答: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人体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一词是1857年波兰教授雅斯特莱鲍夫斯基提出的。 1、早期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到二战之前) 人物:泰勒(FrederickW.Taylor)
特点:设计以功能的实现为目标,人适应于机器与工作; 2、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战期间)
特点: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3、现代人机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
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以创造最适合于人的各种产品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和谐统一,从而获得最优综合性能。 1 研究内容
对 象:人—机—环境系统 a、人与产品关系的设计 b、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
c、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
1
d、环境控制和安全保护设计 2 研究方法
a、自然观察法 b、实测法 c、实验法 d、分析法
人体尺度在室内设计中的意义 近几年,由于室内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体工程学的运用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提高,对室内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为确定人们在室内活动所需要的空间提供设计依据; (2)为确定家具、设施的尺度及使用范围提供设计依据; (3)提供符合人体需求的最佳室内环境; (4)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5)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体活动空间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人体处于静态时的肢体活动范围,即作业域; 第二,人体处于动态时的全身活动空间,即作业空间。 人体测量的方法
形态测量:人体长度尺寸、体形(即胖瘦)、体积、体表面积等项目的测量; 运动测量: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活动空间的测定; 生理测量:心率(Heart Rate, HR)、肌电图(Electromyogram, EMG)、闪频值(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 CFF)、脑电图(脑波,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
心理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问卷调查法、语义微分法、身体疲劳部位调查和两点识别法。 人体感知系统对设计的影响
一、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合称为“五大感觉”。二、知觉
1.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一般情况下,感觉和知觉是紧密相连的,在心理学中将二者统称为“感知觉”。
2.知觉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三、视觉 1.视觉要素
(1)视野与视距,视野是人体在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正视前方物体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将需要突出的重点对象集中在人眼的主视野内。视距是设计控制台、展示柜架尺寸的主要依据。
(2)视力,是指眼睛对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视力与亮度成正比,背景越亮,清晰度越好。人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老年人阅读时需要增大约20%的照明,
1
因此,在设计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时,应该尽可能提高亮度。
(3)眼的调节,这包括眼球的运动、远近的调节及眼睛的聚焦能力,眼球在运动的状态下,水平方向运动比垂直方向的运动更容易,因此,设计对象显示的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更容易识别和记忆。 2.视觉现象
(1)残像,是指眼睛在经过强光刺激后,会有影像残留于视网膜的现象,通常在中等照度下视觉暂留的时间约为0.1秒。残像包括积极残像和消极残像。 (2)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指从黑暗到光亮,眼睛需要约1分钟的适应时间;暗适应是指从光亮到黑暗,眼睛需要约10~30分钟的适应时间。 3.视觉特性
(1)当眼睛偏离视野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限的观察最佳,然后依次为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最差。
(2)两眼的运动总是协调同步进行的,通常都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3)人眼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因为人眼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比沿着垂直方向运动的速度更快。 四、听觉
听觉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混响; (2)回声;
(3)双耳效应; (4)掩蔽效应。
第四节 人体运动系统对设计的影响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运动杠杆)、肌肉(运动动力)和关节(运动枢纽)组成。
根据身体动作轨迹的不同特征,人体具有不同的动作速度与频率,具体表现为: (1)水平动作比垂直动作要快。
(2)一直向前的动作比旋转时要快1.5~2倍。 (3)圆形轨迹的动作比直线轨迹动作更加灵活。
(4)顺时针动作比逆时针的动作更灵活。
(5)手向着身体的动作比离开身体的动作更灵活。
(6)前后往复比左右往复的动作更快。总的来说,在具体设计时应该尽量做到有效发挥肌力,减少肌肉疲劳,提高效率。
人体行为习性
人在室内外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如抄近路习性、识途性、左侧通行习性、左转弯习性、从众习性、聚集效应、幽闭恐惧症、恐高症等,这些共通的行为习性均可作为设计的基础 一、室内光环境设计
室内的光环境由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共同组成,自然光源为太阳光、月光和闪电等,人工光源主要为白炽灯和气体放电灯等。
(1)自然采光,就是在室内空间中,通过窗户形式、窗户大小、玻璃颜色、反射和折射镜等不同建筑构件的组合设计,实现利用自然光线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形成丰富而舒适的室内光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