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五篇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五篇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五篇【篇一】 有些书,不管你什么时候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红楼梦如此,小王子如此,这一本月亮与六便士也是如此。
20多年前喜欢张爱玲,她非常推崇毛姆,在她看来,毛姆堪比中国的曹雪芹。尚在大学的我省吃俭用,把能买到的毛姆作品都买了,当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月亮与六便士和人性的枷锁。
威廉萨默寒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由叔叔抚养长大。
18岁在伦敦学医,后弃医从文。
他阅历丰富,创作力旺盛,在除了诗歌以外的各个文学领域,都有所建树,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突然放弃安稳的工作、美满的家庭,离家出走去巴黎追求绘画理想。他在异国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在一番离奇的遭遇之后,他决定离开文明世界,在塔希提岛上度过余生。在岛上,他与土著姑娘阿塔生活,专心创作,画出了使后世震惊的杰作。但他不幸患上了麻风病,在去世之前,他嘱咐阿塔把画作全部烧毁。
月亮与六便士自1919年出版以来,一直是许多读者的心头好。美国以出版制作精美的插图版经典文学作品著称的公司曾推
第 1 页 共 1 页
出一本月亮与六便士,其中收录了大量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的画作,更受读者好评。确实,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以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高更在立志当画家前也做过经纪人,一生充满了坎坷,经常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一生的最后岁月也是在塔希提岛度过,并且埋骨于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但是,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终究不是高更,他的言行比高更更特别、更疯狂、更戏剧化,只是文学作品意义上的\真实\。
你一定很诧异,六便士和月亮分别在哪。
据说,有一个评论家曾说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和六便士\作为本书的书名。在书里,\六便士\指世俗卑微的现实生活,而\月亮\指的是高尚的理想。小说提出了一个芸芸众生必须要面对的永恒命题到底应该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不枉来人世间一遭。你要的是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可以说,大部分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都要面临这样的精神危机。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对它们的思考本身,构成了文学的部分意义。
【篇二】
回想这本集子的孕育,感慨万千。
让文学点亮梦想之光。人生有梦想就是追求。我在后记中提到,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在一个雪飘飞的冬日,无意中看到半页
第 1 页 共 1 页
报纸在风雪中跳跃着,我情不自禁拾起,一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佳作雀上眉悄儿,铅字里的初中生少男少女清纯的故事情节,令我潸然泪下。所有的字句在大雪纷飞中楔入我的脑海。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突然特别喜欢文学,心中有个梦想今后如果我也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故事该多好啊。揣着文学的梦想行走在春夏秋冬里,默默地着书写生命中感悟的零星字句和倾听来自心灵的画外音。渐渐的、渐渐的,感觉到能够与文相依的日子,是如此的让人心动心暖,更人生更加馨香隽永。
让感恩点亮文学之路。
我一直对冰心赠葛洛的一段话感触很深\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其实温暖无处不在。落雪无声集子里的短文都是我参加工作以来陆陆续续写的随笔,因为感慨在写作时才情不自禁落笔。大部分已在市级或省级报刊发表过,也有未经刊用的。尼采曾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在所有写就的著作里我只喜爱作者用鲜血写成的著作,你将体验到,鲜血即思想。
\我不敢说我的文字是带血的,但至少是本色的,是我对自然,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让文学点亮灵魂家园。
文学的价值在于点亮心灵。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文学的滋养和支撑。文学的魅力,它是藏在精神与情感中的最本质的光源。它不在于点缀喧嚣和浮躁,而在于为黑暗中的灵魂提供光明和希
第 1 页 共 1 页
望。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的人生岁月里,深切感悟到,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在物质、精神与情感三者中交融。
我们每个人白天忙忙碌碌,停不下脚,也停不下灵魂。 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悄悄打开心灵深处的文件夹,文学这盏灯就悄悄燃起,它就会用它那温润、持久、平和的光亮,把路和夜都涂上了温暖,让恐惧消失,让浮躁冷却。
有了这样的灯与光,我们才能摆脱黑暗的束缚,拥有内心的光明。在当下物欲横飞、浮躁膨胀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无法让灵魂加速,便只能让脚步放慢。放慢了双脚,灯下的景色,才能映入眼帘。我不敢奢望人生路上永远是艳阳高照。即使是白日,也有乌云密布的时刻。我只想在今后岁月时光里,在复杂微妙的人性纠结中,用我的笨拙笔尖点燃文学之光,无限地丰富自己生命的经历和生活的感受,努力去拓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在我有限的生命历程里,用它来温暖我的生命,点亮我的灵魂家园。
我特别欣赏台湾三毛的那首诗歌活成一棵树。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希望我的来生也能如此,让自己活成棵这样的生命之树。 【篇三】 托尔斯泰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第 1 页 共 1 页
\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别人的不幸,却极少探讨幸福的源头。然而幸福的婚姻的作者约翰戈特曼却认为,不幸的婚姻都是相似的。
约翰戈特曼是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有个神奇的功能只要观察和聆听一对夫妻5分钟的谈话,他便能预测他们是否会离婚,且预测准确率高达91。如果互动是破坏性的,对方多是在否定,相处之时多半处于消极情绪之中,生理上出现压力或痛苦反应这就是戈特曼认为的\离婚四骑士\,包括批评、鄙视、自我辩护、冷战。
戈特曼能练就这般本事,是因为40多年来,他跟踪研究了近700对夫妻,并从中发现了幸福婚姻的黄金法则。戈特曼认为,婚姻中最关键的不在于如何处理这样那样的矛盾,而在于日常的相处模式,这些相处,直接决定了发生矛盾时双方如何反应。
戈特曼认为,幸福婚姻基于\深厚的友谊\,也就是夫妻之间有着非常细致的了解,关注对方,相互尊重并喜欢对方的朋友。基于这种了解,当他们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也能进行\积极诠释\,这让他们总是能够把事情往积极乐观的方向想。
反过来说,如果夫妻之间没有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他们总会陷入没完没了,毫无意义的争吵中。戈特曼一针见血地指出夫妻间的绝大部分争吵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分歧源于生活方式、性格或价值观的根本差异。为这些分歧而吵架,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戈特曼提出了幸福婚姻的7个法则,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