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二、泰勒生平简介第二节 一、科学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第三节 一、 二、 三、拔佳制及其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专业资料
目录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泰勒的追随者对科学管理理论
的重大贡献
福特制及其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第四节
..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
一、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1.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
业国的转变,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出现了巨型企业—铁路公司。在当时,这些大企业的管理还相当落后,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企业中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成就和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为了继续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在管理方面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2.经济危机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从1873年到190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5
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3次都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每次危机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急剧下降,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猛增,劳资矛盾激化。为了提高抗危机的能力,大企业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垄断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
专业资料
..
3.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既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也使培训和管理企业的员工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
移民纷纷涌入美国,他们大多集中在沿海的工业城市,为美国的企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但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农村,只会干体力活,无法适应大机器生产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劳动力培养成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熟练工人。 4、工业革命以来管理思想的积累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阿克莱特等人发明和使用了一些在当时是先进的
机器,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亚当·斯密在有关工作时间和工作方法问题上已经做了初步的考察,杜平、巴比奇等人又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巴比奇还提出了进行作业研究的“观察制造业的方法”;麦卡勒姆和普尔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控制进行了研究。汤和哈尔西对工资及收益的分配做了分析和实验。这样“孕育着科学管理诞生的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已具备,在社会需要和学科成熟的交叉点上泰勒站了出
专业资料
..
来,科学管理的时代到来了。” 二、泰勒生平简介 1、泰勒生平
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
理论的创始人。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78年,22岁的泰勒来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泰勒从一个普通工人升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总技师,最后成为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厂,先后担任过投资公司总经理,从事过工厂的管理咨询工作,1906年,泰勒担任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 1915年,在一次发表演讲的归途中,泰勒患了肺炎,在刚度过五十九岁生日的第二天于医院病逝。泰勒被埋葬在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的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 2、泰勒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
泰勒在一生中从事了大量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车
间的生产活动和工人的劳动状况非常熟悉。他还是生产技术的行家,在技术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拥有100多项专利权。19世纪末,泰勒亲身参加了企业管理工
专业资料
..
作,这些经历从实践上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使他与科学管理结下不解之缘。
早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当工长时,泰勒就发现了工人磨洋工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工资是按是否上班以及地位高低而不是以做出的努力大小来决定的,即多劳不会多得,实际上是怂恿工人偷懒。计件工资制标准往往订的很乱,当工人得到的工资太高时,雇主们便降低工资标准,因此工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只把工作干到不被解雇的程度便不再继续提高产量了。对此泰勒认识到,必须制定新的工业计划,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客观标准,才能避免管理部门同工人之间的激烈冲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泰勒开始了他对科学管理的探索。出版了《计件工资制》(1895年),《工厂管理》(1903年),《论金属切削技术》(1906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1912年)。
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一、科学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1.科学管理的目的。
专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