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隋代文学、初唐诗坛概况。 重点:宫廷诗的发展与意义,“初唐四杰”及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创作。 难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隋代文学概貌(581---618) 1、特点:过渡性。短命的王朝,自己的文学特点并没有形成。(似秦朝,“秦无文。”)南北统一,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但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2、作家:北朝入隋的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南朝入隋的有:虞世基。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最著名的诗人是薛道衡(播州)。代表作有《人日思归》、《昔昔盐》。《昔昔盐》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以环境的寂寞来写思妇的孤寂凄苦,流传广泛。(唐刘?M《隋唐嘉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精读作品篇目: 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从军行》 阅读作品篇目: 薛道衡《人日思归》、无名氏《送别》 第二节 初唐诗坛 魏征《隋书?文学传序》(P219)隋文学合南北文学而保留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的柔媚、婉约,北方的粗犷、质朴,并没有合而为一。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正是初唐诗人所面临的课题。 陆侃如、冯沅君认为:初唐诗坛的诗人至少在三百人。主要分为不同的两群:“王绩、陈子昂等――他们是反对齐、梁的风尚的”,“‘四杰’及沈?缙凇⑺沃?问等――他们是继承齐、梁而加以改造的”。(《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39页)
第三节 宫廷诗苑(魏征、上官仪、杜审言及沈、宋) 宫廷诗苑始终以其汇聚着大量高层人才,联系和沟通多种方面的创作而居于中心地位。表现在:其一,宫廷诗人占绝对多数(约9/10)。即使“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宫廷以外的诗人也曾在朝中做官。其二,宫廷诗创作数量占优势。其三,宫廷诗人地位高,集中活动京都上层,容易造成影响,且人材集中绵延。 宫廷诗与宫体诗区别:宫廷诗:多应制奉和、宴饮赋咏之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辞藻华美,讲求对仗。但更多地去掉了宫体的浮艳淫亵。宫体诗:以艳丽华美的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语言写艳情以及女子的容貌神态,风格浮艳轻薄。有人把初唐宫廷诗与齐梁宫体诗等同(如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这是不切实际的。初唐“宫体诗”占极少的数量。 宫廷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阶段一:贞观诗坛――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太宗及其周围的诗人。特点:多君臣唱和、应制奉答、宴饮赋咏之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典雅绮丽、雍容平和(或雅正、宏大、整肃)。 魏征的讽谏文和抒情诗。魏征《述怀》。 唐太宗要求诗坛的是宏丽和雅正。追求雅正,而不是齐梁的侧艳;以宏大整肃代替琐碎柔弱,以和乐代替颓靡,显示了帝国初兴的时代气息和诗歌风貌的演变。其存诗98首,主要是纪行、咏怀、咏物写景。如《过旧宅二首》其一:“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具有放眼天下的、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帝京篇十首》之一:“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雄伟山川烘托着巍峨宫殿,显出唐王朝的威风,表现了帝王的胸襟与气魄。 阶段二:龙朔变体――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也称“上官体”。仍以应制奉和为主,但(1)颂体式的铺排减少了,体制不如贞观诗坛宏大。(2)写景绮丽、婉转、细腻、精巧。(3)风格“绮错婉媚”。如《奉和山夜临秋》:“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水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餮疼稚睢!? 上官仪的贡献主要在格律和对仗。他提出“六对”说:正名对:日月―天地;同类对:花叶―草芽;连珠对:萧萧―赫赫; 双声对:黄槐―绿柳;叠韵对:彷徨―放旷;双拟对:春树―秋池。 又提出“八对”说:的名对、回文对、隔句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联绵对。 【附】“上官体”:上官仪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地位很高,诗“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旧唐书》本传)在当时影响不小,模仿者甚众。他对诗歌的贡献,主要精巧细腻的体物图貌。上官仪和“上官体”,虽风格婉媚,但“韵度飘扬”。 阶段三:“文章四友”与沈宋――高宗后期和武后时。 特点:A、使得律诗定型、初步完成。B、语言由绮丽而变为自然流丽。C、结构上也开始有变化,不是如前面的诗人一味铺排或白描。 “文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杜审言,“四友”中而以杜最有诗才,诗成就最高,而仕途最坎坷。《诗薮》云:“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他恃才傲物,为同僚所恨。他曾选京官,苏味道主持。考题是依案例写出判词,杜交试卷后说:苏味道必死无疑。人问其故,曰:“苏看了我的判词,必自愧不如,羞愧而死。”他夸说:“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他人格并不高,因为通张易之遭贬。临死,宋之问等见之,他曰:“久压公等,今可慰,吾恨无继者。”周季重、郭若讷陷害他,其子十三岁的杜并藏刃,趁周季重与人宴饮时,将周杀死。周季重临死前说“吾不知杜审言有此儿,是郭若讷害了我。”杜审言因儿子杀人而罢官,他含悲为儿子写了祭文,“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F为其写了墓志铭。杜甫“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唐初无七律,其所作28首五律,除一首失粘外,多合律。他在五律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杨炯。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名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李峤,才大而性格平稳,正与杜审言反。玄宗后来读他的《汾阳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两叹:“真才子!”诗二百余首,除应制诗外,有赠别之作,成就较高。另有120首咏物诗,多以“一字题”,逞才之作。葛晓音教授看到了李峤此类诗的价值,认为它是唐 初以来探究对偶声律的产物,是一部以诗体撰写的“作诗入门”的类书。它采用大型组诗的形式,将唐初以来人们最关心的咏物、用典、词汇、对偶等常用技巧融为一体,以基本定型的五律表现出来,给初学者提供了便于仿效的创作范式。 苏味道,诗仅存十六首。他担任宰相多年,一无建树。“摸棱两可”的典故出自他“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崔融,文笔典丽华约,其死后,杜审言为他披麻戴孝。 沈?缙冢?存诗150多首,贡献在七律,计16首。 宋之问,存诗196首,以五律成就高。 沈、宋――律诗的定型 沈?缙凇⑺沃?问乃武则天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五律的定型是由沈、宋最后完成的。沈、宋之称,也就是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沈宋台阁馆臣的生活,有时间及精力磨练律诗技巧,使粘对规则贯穿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全篇,声律和谐;《新唐书?文艺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缙谟旨用依觥;丶墒〔。?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二人流放岭南后,写出了情韵俱佳的作品。沈宋人格低下,倾心媚附二张。之问替张易之作赋,“至为易之奉溺器”;从泷州逃回洛阳,“匿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等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薄,天下丑其行。”后谄事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盛,又谄,太平疾之。后被赐死。卑下的人格,自然诗格也不扬。 沈、宋的生平遭遇很相像,还有杜审言,都是因为文才出众而受到赏识,又都是因为曾依附于武后男宠而被流放。他们在任职馆阁期间并没有写出什么好诗,但是却磨练出一套声律的技巧,一旦因为政治变故而遭贬谪,被流放岭南的时候,他们也就写出了较好的作品。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巧妙地把空间悬隔、音书断绝、时间久远三层意思,递进递深,强化了贬居荒远的孤独绝望的情感。诗写一种矛盾心理,形容逼真,微妙传神,因为旧居异乡,盼归日切,然而等到回家真的成为现实的时候,又不敢相信。急切要问的事而又不敢问,以不问而代替问,这是诗人处于人性向善的忏悔和救赎之折磨中的特殊精神状态。宇文所安以为,这种写法对盛唐中唐的绝句创作影响很大,与盛唐中唐的一些著名绝句中的简洁优美的心理描写相类。 宋之问还有一首名诗《龙门应制》,诗云:“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虽然技压群雄,夺人赠袍,也只是一种颂美活动的增饰而已。 沈?缙诘牧鞣磐局械淖髌啡纭兑M?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流贬:诗性人性的急转弯――沈宋山水诗研究》,王志清(《学术论坛》2005,5) 精读作品篇目: 宋之问《渡汉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阅读作品篇目: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沈?缙凇对邮?》其三、《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宋之问《度大庾岭》。
第四节 王绩与“初唐四杰”(非宫廷诗) 王绩――别具一格的诗人。号东皋子。祖父安康献公王一,北周灭齐时,为前驱大总管,在人们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的困惑、嘲笑中满载图书而归。其孙子:王通,隋末大儒文中子,醉心儒家经典而成大儒,弟子、名声满天下;王绩,潜心老庄,字无功,取庄子《逍遥游》“神人无功”意。三仕三隐。为酒而出任唐官。易代之慨与全身避祸的思想,融在其山水田园诗中。代表作《野望》,与后世同类诗相比,并不是很好的诗,但是较早的五律,且清新质朴,不同于浮艳风气,“如在珠光宝气的一堆贵妇人中忽然走出了一位荆钗布衣的村姑”。但王绩的诗并不构成唐诗发展的一个环节,影响不大。 诗僧王梵志、寒山、拾得都是唐初的白话诗人。王梵志,卫州黎阳人,是一个极怪僻的和尚,其粗俗的文字和惊人的幻想,与齐梁间没有生气的绮艳文学绝然相反:“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热便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寒山也是这样敢于表现自己的诗人:“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癫。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赤裸裸地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多少有点反文化的味道――这或者可以理解为什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要以寒山等为偶像了。 “初唐四杰” ――唐诗的“始音”。 关于“王杨卢骆”的称呼。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大都生于高宗、武后年间,卢骆早于王杨,“王杨卢骆”之称,可能依据当时人们对他们诗歌的认可。《新唐书?文艺传》:“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曰:‘吾愧在卢前,耻在王后。’议者谓然。”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约活29岁,唐高宗和武后时期的著名诗文家,初唐“四杰”之一。祖父王通是隋代学者,叔祖王绩是唐初诗人。自幼聪明过人,六岁为文,九岁作《指瑕》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对历书、尚书、易经,多有撰述、布述、发挥。十五岁上右相刘祥道《上刘右相书》畅论国家利害,对国家大政提出三项建议。被推举为“神童”。“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谓勃为腹稿。”十七岁,高宗诏开幽素科,勃对策及第,授朝散郎。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