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MR IDEAL和T2 mapping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中
的应用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 南通 226001)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IDEAL和T2 mapping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有腰椎间盘退变症状的患者30例,分别进行腰椎矢状位T2 IDEAL成像、矢状位T1Flair加权成像、横轴位椎间盘T2FSE成像及矢状位T2 mapping成像。在矢状位IDEAL水相位图像上,参考Pfirrmann分级方法,把L2-L3、L3-L4、L4-L5、L5-S1椎间盘进行分级,然后在正中矢状位T2 mapping图像上选择感兴趣区(ROI),测量椎间盘中髓核(NP)的T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椎间盘退变分级与T2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一共测量120个椎间盘T2值,随着分级的增加,L2-S1椎间盘NP的T2值减小,Ⅳ级与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EAL和T2 mapping成像结合起来分析,定性定量的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在椎间盘退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椎间盘退变; IDEAL序列;横向弛豫时间 腰椎间盘退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逐渐进展后会出现腰背疼痛,腿部麻木等系列临床症状,常常通过X线平片、CT和MR来辅助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1]。MR在成像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往往通过观察纤维环(AF)和髓核(NP)信号的强度变化,进行不同退变程度的分级。目前各家医院普遍采用的标准是
3.0T MR IDEAL和T2 mapping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
3.0TMRIDEAL和T2mapping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226001)【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IDEAL和T2mapping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有腰椎间盘退变症状的患者30例,分别进行腰椎矢状位T2IDEAL成像、矢状位T1Flair加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