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杨淑华)
【整体思路】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近代科学技术是建立在观察和试验的基础上、与数学逻辑推理相结合这个意义上的科学,它的诞生也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近代以来,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有了巨大突破,科学领域的突破又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革命,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充分领略到近代科技的丰硕成果。这节课线索清晰,内容简洁,以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的运用为中心,正文对这些成就和影响进行了概括、归纳和阐述,引文、辅助文字和图片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说明。在学习近代科技革命成果时,指导学生抓线索,切忌面面俱到;在学习近代科技革命的影响时,要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 【核心素养】
1、掌握哥白尼、伽利略在天文学领域取得成就的基本史实,与学生一起探讨日心说与地心说相比的进步性;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2、掌握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和近代科学形成的基本史实,与学生一起探究经典力学的特点和影响。
3、掌握达尔文建立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史实,通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探究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科学理论在创新完善。
4、掌握瓦特发明新型蒸汽机,解决工业发展动力的问题的基本史实,了解瓦特对蒸汽时代的工业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掌握爱迪生与电力应用相关的发明创造,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评价爱迪生在电力时代的历史地位;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历史必然性,和学生一起分析瓦特的新型蒸汽机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增加信息的含量,有利于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6、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结合史料对近代科技革命的必然性和近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由哥白尼的“日心说”引起的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牛顿经典力学的伟大贡献。 3、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
4、瓦特、爱迪生的创造发明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高考考点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第 1 页
对应教材: 必3:第15课;
知识链接:必1:8-11课; 必2:7-9课;必3:第12-14课; (二)高考导航 年份 2019 I II 2019 I 选择题 [文化·28]近代科学与宗教 无 无 非选择题 [文化·40]近代自然科学 西学东渐 文化 [文化·40]近代自然科学 无 无 无 无 无 文化·II 34]影视艺术特色与社会生活的相互2019 2019 I II I II 无 无 无 无 1、地位:常考点,偶尔考查。选择题和客观题都有。
2、学习方法:①理清近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的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社会基础)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思想(思想基础) 3、国家重视科技教育,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发展(政策支持) 4、科学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动力因素) 二、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 古代中国:重经验 重实用 重综合 服务于农业 近代西方:重实验 重理论 重分析 服务于工业 三、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和根源 ①人类起源分歧:科学:生物进化
宗教:神创造世界: ②根源 世界观不同 方法不同 政治作用不同 科学 唯物主义 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 追求自由民主 宗教 唯心主义 传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维护统治阶级特权 (四)知识整合 一.经典力学 1.背景
①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奠定理论基础
第 2 页
(创制天文望远镜,实证日心说;确立自由落体定律和匀速、加速度概念;创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②17世纪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变动 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伽利略:
(1)主要观点:①证明日心说:1610年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
②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影响: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哥白尼(天文学):
(1)主要观点:提出“太阳中心说” (2)地位: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3)影响: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基础。 2、确立
①1687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发现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惯性、加速度的比例、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② 特点:注重实验和数学化 3.地位和作用:
①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标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物理学第一次大飞跃,
为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奠定基础
②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③哲学: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基础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1.背景:①15—18世纪出现面向现实、重实践理性的风气
②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展,使科技进步,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③19世纪前期细胞学说和早期进化论出现
2.产生:①1859年达尔文 《物种起源》
②1863年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③1871年达尔文《人类的起源》
3.观点:长期发展,自然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意义:①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说,促欧洲思想解放②生物学的一次理论综合,启迪和推动一些国家变革
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运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动力不足 ②发明:1769-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
③作用:1)使工厂摆脱自然条件限制,加快工业化步伐
2)推动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出现,加强各地交流
3)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资产阶级确立和巩固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市场
第 3 页
初步形成;推动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
2.电气技术的应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电气技术的应用
1831(英)法拉第发现“磁能生电”; 1866年(德)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70年(比)格拉姆发明电动机;1847—1931(美)爱迪生推动电力广泛运用。(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电进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电气时代” ②对人类社会影响
⑴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使机器普及,新兴工业部门出现 ⑵改变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垄断和大企业。
⑶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⑷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单元小结: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表现 科学家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顿 达尔文 瓦特 爱迪生 国家 波兰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主要成果 日心说 地位 近代天文学奠基人 “近代科学之父” 生物学领域革命 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 意大利 实验和数学相结合 生物进化论 改良蒸汽机 “发明大王” 万有引力和力学定律(经典力学) 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易错知识点:
1.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因为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所以达尔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划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两位关键人物是瓦特和爱迪生。 4.进化论的提出不能说封建神学退出舞台,只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5.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三大成就是牛顿经典力学、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属于科技发明。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