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示范教案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教材利用斜率公式推导出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推导出了直线的斜截式方程,让学生讨论得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在练习B中给出了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值得注意的是本节所讨论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中,点斜式方程是基础是一个“母方程”,其他方程都可以看成是点斜式方程的“子方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点斜式方程的教学,其他三种方程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推导.

三维目标 1.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了解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例,培养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理解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并能探讨直线方程不同形式的适用范围,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会求直线方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求直线方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1.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除此之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定点和斜率也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怎样求由一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方程呢?教师引出课题.

设计2.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方程的概念,其中直线y=kx+b就是我们本节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教师引出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如左下图所示,已知直线l过P0(x0,y0),且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2)已知直线l过点P(0,b),且斜率为k(如右上图),求直线l的方程.

(3)已知两点A(x1,y1),B(x2,y2),且x1≠x2,y1≠y2,求直线AB的方程.

(4)已知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是a,在y轴上的截距是b,且a≠0,b≠0.求证直线l的xy

方程可写为+=1.(这种形式的直线方程,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ab

讨论结果:

(1)设点P(x,y)为直线l上不同于P0(x0,y0)的任意一点,则直线l的斜率k可由P和P0

y-y0

两点的坐标表示为k=.即y-y0=k(x-x0).①

x-x0

方程①就是点P(x,y)在直线l上的条件.在l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坐标满足方程①的点也一定在直线l上.

方程①是由直线上一点P0(x0,y0)和斜率k所确定的直线方程,我们把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特别地,当k=0时,直线方程变为y=y0.这时,直线平行于x轴或与x轴重合. (2)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为y-b=k(x-0).整理,得y=kx+b.

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其中k为斜率,b叫做直线y=kx+b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为直线的截距.

这种形式的方程,当k不等于0时,就是我们熟知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y2-y1

(3)设P(x,y)是直线AB上任一点,则kAB=,所以直线AB的点斜式方程为y-

x2-x1

y2-y1y-y1x-x1y1=(x-x1),整理得=(x≠x2,y1≠y2),这种形式的方程叫做直线的两点

x2-x1y2-y1x2-x11式方程.

y-0x-axy(4)直线l过点(a,0),(0,b),则直线l的两点式方程为=,整理得+=1.这种

abb-00-a形式的直线方程,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应用示例

思路1

例1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直线l1:过点(2,1),k=-1;

(2)直线l2:过点(-2,1)和点(3,-3). 解:(1)直线l1过点(2,1),斜率k=-1.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y-1=-1(x-2),整理,得l1的方程为x+y-3=0. (2)我们先求出直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 直线l2的斜率k=

-3-14

=-,又因为过点(-2,1),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y-1

53-?-2?

4

=-[x-(-2)],整理,得l2的方程4x+5y+3=0.

5

y-1x+2

另解:直线l2的两点式方程为=,整理,得4x+5y+3=0.

-3-13+2

点评:为了统一答案的形式,如没有特别要求,直线方程都化为ax+by+c=0的形式. 变式训练

分别求出通过点P(3,4)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并画出图形: (1)斜率k=2;(2)与x轴平行;(3)与x轴垂直.

解:(1)这条直线经过点P(3,4),斜率k=2,点斜式方程为y-4=2(x-3), 可化为2x-y-2=0.如图(1)所示.

(2)由于直线经过点P(3,4)且与x轴平行,即斜率k=0,所以直线方程为y=4. 如图(2)所示.

(3)由于直线经过点P(3,4)且与x轴垂直,所以直线方程为x=3. 如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

例2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是A(-3,0),B(2,-2),C(0,1),求这个三角形三边各自所在直线的方程.

y-0-2-0

解:如下图,因为直线AB过A(-3,0),B(2,-2)两点,由两点式,得=,

x-?-3?2-?-3?整理,得2x+5y+6=0,

这就是直线AB的方程;

y-01-0

直线AC过A(-3,0),C(0,1)两点,由两点式,得=,整理,得x-3y

x-?-3?0-?-3?+3=0,

这就是直线AC的方程;

1-?-2?3

直线BC的斜率是k==-,过点C(0,1),

20-23

由点斜式,得y-1=-(x-0),

2整理得3x+2y-2=0, 这就是直线BC的方程.

1

例3求过点(0,1),斜率为-的直线的方程.

2

1

解:直线过点(0,1),表明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1,又直线斜率为-,由直线的斜截21

式方程,得y=-x+1.

2

即x+2y-2=0. 变式训练

1.直线l:y=4x-2在y轴上的截距是______,斜率k=______. 答案:-2 4

2.已知直线l: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试判断k和b的符号. 解:如下图所示

因为直线l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是钝角,与y轴交点位于y轴的负半轴上,所以k<0,b<0.

思路2

例4过两点(-1,1)和(3,9)的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是______,在y轴上的截距是______.

解析:直线l的两点式方程是

x+1y-13

=,当x=0时,y=3;当y=0时,x=-.即直

23+19-1

3

线l在x轴上的截距等于-,在y轴上的截距等于3.

2

3

答案:- 3

2

点评:已知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可以直接观察得出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已知直线的非截距式方程时,令x=0,解得y的值即是在y轴上的截距,令y=0,解得x的值即是在x轴上的截距.

变式训练

已知直线过点P(-2,3),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求直线的方程. 解:因为直线与x轴不垂直,所以可设直线的方程为y-3=k(x+2). 令x=0,得y=2k+3; 3

令y=0,得x=--2.

k

13

∴由题意,得|(2k+3)(--2)|=4.

2k3

若(2k+3)(--2)=-8,无解;

k3

若(2k+3)(--2)=8,

k

19

解得k=-,k=-. 22

19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3=-(x+2)和y-3=-(x+2),即x+2y-4=0和 9x+2y

22+12=0.

例5 设△ABC的顶点A(1,3),边AB、AC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2y+1=0,y=1,求△ABC中AB、AC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分析:为了搞清△ABC中各有关元素的位置状况,我们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图形,帮助思考问题.

解:如下图,设AC的中点为F,则AC边上的中线BF为y=1.

AB边的中点为E,则AB边上中线CE为x-2y+1=0.

设C点坐标为(m,n).在A、C、F三点中A点已知,C点未知,F虽然为未知但其在中线BF上,满足y=1这一条件.

1

=F点横坐标,?m+2

这样用中点公式?n+3

?2=F点纵坐标1.

解出n=-1.

又C点在中线CE上,应当满足CE的方程,则m-2n+1=0. ∴m=-3.

∴C点为(-3,-1).

用同样的思路去求B点.设B点为(a,b),显然b=1. 又B点、A点、E点中,E为中点,B点为(a,1),

1+a3+11+a1+a

E点坐标为(,),即(,2).E点在CE上,应当满足CE的方程-4+1

2222=0,解出a=5.∴B点为(5,1).

由两点式,即可得到AB,AC所在直线的方程.lAC:x-y+2=0.lAB:x+2y-7=0. 点评:此题思路较为复杂,应从中领悟到两点: (1)中点公式要灵活应用;

(2)如果一个点在直线上,则这点的坐标满足这条直线的方程,这一观念必须牢牢地树立起来.

变式训练 已知点M(1,0),N(-1,0),点P为直线2x-y-1=0上的动点,则|PM|2+|PN|2的最小值为多少?

解:∵P点在直线2x-y-1=0上, ∴设P(x0,2x0-1).

2

∴|PM|2+|PN|2=(2x0-1)2+(x0-1)2+(2x0-1)2+(x0+1)2=2(2x0-1)2+2x20+2=10x0-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教案

示范教案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教材利用斜率公式推导出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推导出了直线的斜截式方程,让学生讨论得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在练习B中给出了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值得注意的是本节所讨论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中,点斜式方程是基础是一个“母方程”,其他方程都可以看成是点斜式方程的“子方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d2183py0x03ypi6bk157e16g2f50200ov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