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代的人有一种感觉,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收音机,特别是电视,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图画或艺术设计的部分功能一样。但在这中间还是有一个严肃的议题: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或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种范围内,知识也成了理解的先决条件,这些都是好事。但是,“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会发生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所提到的这些媒体,经过太精心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没有需要了(虽然只是表象如此)。如何将知识分子的态度与观点包装起来,是当今最有才智的人在做的最活跃的事业之一。电视观众、收音机听众、杂志读者所面对的是一种复杂的组成——从独创的华丽辞藻到经过审慎挑选的资料与统计——目的都在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绪。但是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根本用不着自己做结论。相反,他们直接将包装过后的观点装进自己的脑海中,就像录影机愿意接受录影带一样自然。他只要按一个“倒带”的钮,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适当言论。
(摘自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材料二:
2018全年,今日头条系数次被监管部门约谈、整改,大众和监管部门对今日头条系的不满,还因为它正将其用户束缚于“信息茧房”内。
“信息茧房”的概念出现于2006年。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年轻人们在“信息茧房”中待的越久,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也就越弱。
以抖音为例。这两年,抖音以专注于年轻人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而自居。其在凭低俗内容疯狂收割流量之
际,更加剧了“信息茧房”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信息茧房”背后是用户的自我“兴趣”被不断固化,这些“兴趣”更多地会因为平台对流量的贪婪而被恶俗化。
2017年9月份,人民日报连发三篇文章批评今日头条的算法推荐,并指出:拥有精密算法和先进数据抓取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为什么屡屡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而不能自拔?为什么总在打规则的擦边球?智能平台的身上也应流淌“道德的血液”,不能只为眼前的流量而放弃了长远。今日头条凭自身掌握着平台技术的权利操控舆论的行为令人发指。即使技术本身没有价值导向,但其操作者却有。技术操作者的价值观正是决定平台价值导向的最大变量。今日头条作为信息资讯平台,用算法推荐为它的用户提供着多元信息,但带给用户的却是人为干预的“密闭空间”
(摘自搜狐新闻《信息茧房背后,今日头条是这样操纵舆论的》)
材料四:
这个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与轨迹。许多人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纷纷利用“宅家”时光,在书海中尽情遨游,从阅读中获得精神慰藉和自我提升。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七成读者反馈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阅读量相较平日有所增加。
Kindle中国的阅读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一大批与疫情和传染病相关的作品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例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鼠疫》《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经典书目。洞察到这一期间用户对数字阅读体验的需求变化,Kindle联合全国逾40家优秀出版机构共同推出“电子书先行”计划,让广大读者在居家防疫期间也能畅享阅读,足不出户即可抢先读到诸多的新书佳作。
在2020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为推动更多人爱上阅读,Kindle中国启动了#读书的人有梦可做#阅读推广。在多媒介的联动下,Kindle中国希望借助年轻化的传播活动,阐述挚爱阅读,塑造梦想的品牌理念。
他们通过在社交媒体端发起创意传播及互动,并推出富有创意的跨界周边产品,帮助更多人了解读书的乐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创造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Kindle还联合时尚集团及影视明星高伟光、李汶翰、胡先煦,知名作家笛安、杨原等拍摄系列短片,记录各自关于阅读与梦想的故事和感悟,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阅读,创造梦想。将阅读这一精神食粮,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摘自中关村在线2020全民阅读报告《解读中国读者阅读特征与趋势》)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的一项是
A.网民习惯前往常去的贴吧发帖、潜水,并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帖子。 B.人们通过微博与喜欢的人互粉、私信聊天,形成自己的封闭社交圈。 C.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获得一份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个人日报”。 D.现代新科技可以让公众便利高效地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信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不一定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因为太多的资讯有时也会成为理解力的阻碍。 B.技术操作者掌握的平台技术既操控舆论,又是决定平台价值导向的最大变量 C.任何智能平台都应该坚守道德、遵守法律规则,不能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 D.从2008年到2016年,手机阅读接触率比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增长幅度更大。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图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新时代的传播媒体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全民阅读?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采 薇 鲁迅
伯夷叔齐转身向北,讨着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首阳山。
这确是理想的幽栖之所。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里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连看看也赏心悦目。他们满心高兴,用杖点着山径,一步一步的挨上去,找到上面突出一片石头,好像岩洞的处所,坐了下来。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铺好羊皮袍,准备就睡之前,叔齐取出两个大饭团,和伯夷吃了一饱。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所以当晚把它吃完,从明天起,就要坚守主义,绝不通融了。
首阳村,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并且有进来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类一颗也找不出。叔齐只能用松针做了松针面,端到伯夷的面前。
伯夷一面吹,一面拗,终于拗下一角来,连忙塞进嘴里去。他愈嚼,就愈皱眉,直着脖子咽了几咽,倒哇的一声吐出来了,诉苦似的看着叔齐道:“苦……粗……”
叔齐抖抖的也拗了一角,咀嚼起来,可真也毫没有可吃的样子。叔齐一下子失了锐气,坐倒了,垂了头。然而还在想,挣扎的想,仿佛是在爬出一个深潭去。他想起自己还是孤竹君的世子时,保姆给他讲故事:黄帝打蚩尤,大禹捉无支祁,还有乡下人荒年吃薇菜。
他记得自己问过薇菜的样子,而山上正见过这东西。他忽然觉得有了气力,立刻站起身跨进草丛,一路寻过去。果然,这东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他还是在溪水里洗了一洗,这才拿回来;还是用那烙过松针面的石片,来烤薇莱。叶子变成暗绿,熟了。
但这回再不敢先去敬他的大哥了,撮起一株来,放在自己的嘴里,闭着眼睛,只是嚼。 “怎么样?”伯夷焦急的问。 “鲜的!”
两人就笑嘻嘻的来尝烤薇菜;伯夷多吃了两撮,因为他是大哥。
他们从此天天采薇菜。先是叔齐一个人去采,伯夷煮:后来伯夷觉得身体健壮了一些,也出去采了。做法也多起来: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
首阳山上是有人迹的,伯夷的脾气又有些改变,从沉默成了多话。也许是因为一时高兴,或者有人叫他老乞丐的缘故罢,他竟说出了他们俩原是辽西孤竹君的儿子。因父亲要传位给他们,逃了出来,一同来找西伯——文王,进了养老堂。又不料现在的周王竟“以臣弑君”起来,所以只好不食周粟,逃上首阳山,吃野莱活命……
等到叔齐知道,怪他多嘴的时候,已经传播开去。叔齐的预料并不错:这结果坏得很,不但村里时常讲到他们的事,也常有特地上山来看他们的人。有的当他们名人,有的当他们怪物,有的当他们古董。甚至于跟着看怎样采,围着看怎样吃,指手画脚,问长问短,令人头昏。而且对付还须谦虚,倘使略不小心,皱一皱眉,就难免有人说是“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