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三级诊断技能部分(知识题)
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能P4-5) 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能P12)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三级技能P12)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
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能P13)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1 / 13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技能P26-29)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三级咨询技能部分(知识题)
一、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三级技能P53)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
(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二、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三级技能P60-61)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同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2 / 13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四、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
1. 具体2. 可行3. 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 6
.
可
以
评
估
7.
多
层
次
统
一
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 六、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三级技能P73) 1(((
3
12)
确、
))定
咨诊
建进询
目断立行标
,咨心
制阶
询理定
实段
关诊施
方
: 系 断 案
2、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3(((((
23451)
商)、
)定做))
下好巩做巩
布次
咨咨
固好固置询询
的
的咨追家
主阶
庭题回询踪
和顾
成研段
作时
总间
: 业 等 结 果 究
七、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三级技能P74-75)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
内
容
逐
一
商
定
。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八、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三级技能P75) 包12
、
双
括、方
各
自
的以
咨
特
定3 / 13
责下
询任
、
权
内
目利
与
义
容
: 标 务
345
、
、
咨
咨询咨
询的询
具的
次体效
数方
果法
与
、及
时过评
间程价
和
安原手
排 理 段
、
6、咨询的费用 7
、
其
他
问
题
及
有
关
说
明
九、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三级技能P87-88) 1、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2((((
234、1
)))
常)理前咨
想
后访见言
与
言意矛行现
语见
盾不实
不不不
有一
一一一
: 致 致 致 致 P88)
。 。 。
础质
。 。
十、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12345
、、、、、
以
可要避避良
好用
有免免
咨尝
事个无询
试关
实人情
系性
依发攻为面
基
据泄击
十二、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三级技能P98-104)
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 2(
1
)
、讲
话
程
度表上
的
阻
现抗
,
包
形括
沉
默
、式赘
言
等
: 。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 (
4
)
咨
询
关
系
上
的
阻
抗
。
十三、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级技能P101-104)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
与
抵
抗
,
形
成
阻
抗
。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4 / 13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
助
者
并
不
具
有
发
自
内
心
的
求
治
动
机
。
十四、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三级技能1234
、、
、
设、明
确监计
实
新治
控
的
施疗
的靶行
为强
(三级技能
靶
行
结目
P111)
标 为 果 化
P112)
十五、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
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 十六、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
P111-112)
1、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 2、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 3
、
当
求
助
者
出
现
适
当
行
为
时
及
时
给
予
强
化
。
4、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十七、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三级技能12
、
心、
理领
诊
断悟
阶阶
段
:段
寻:
找
求实
助现者
的三
不点合
理领
P115) 信悟念
。 :
(1)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2)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 3((((4
、
再12
、))34教
育
阶与合
))段
:
重
修不理
合情
家其建
心
通
理绪
信想庭他理
与
行
阶
念象
段辩技作方为
模
式论术
: 。 。 业 法 。
十八、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是什么?(三级技能P121)
5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