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点利用中线这一性质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不断强化提高这一点.

第2课时 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1.理解并掌握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重点) 2.能利用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理由,并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5°,腰长4cm,那么腰上的高是________cm,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

解析:因为75°不是特殊角,但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依题意画出图形,则有∠A=30°,BD⊥AC,AB=4cm,11

所以BD=2cm,S△ABC=AC·BD=×4×2=4(cm2).故答案为2,4.

22

方法总结:作出准确的图形、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探究点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1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CBD中,AD∥BC,AB⊥AC,且AC=BC,求∠DAC2

的度数.

解析:根据题意得∠CBA=30°,由平行得∠BAD=30°,进而可得出结论. 1

解:∵AB⊥AC,∴∠CAB=90°.∵AC=BC,∴∠CBA=30°.∵AD∥BC,∴

2∠BAD=30°,∴∠CAD=∠CAB+∠BAD=120°.

方法总结:如果题中出现直角三角形及斜边是直角边的两倍可直接得出30°的角,再利用相关条件求解.

探究点三: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如图,某船于上午11时30分在A处观测到海岛B在北偏东60°方向;

该船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东航行到C处,观测到海岛B在北偏东30°方向;航行到D处,观测到海岛B在北偏西30°方向;当船到达C处时恰与海岛B相距20海里.请你确定轮船到达C处和D处的时间.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BAC,∠BCD,∠BDA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AC、CD的长度.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关系式求出时间.

解:由题意得∠BCD=90°-30°=60°,∠BDC=90°-30°=60°.∴∠

BCD=∠BDC=60°,∴△BCD为等边三角形.在△ABD中,∵∠BAD=90°-60°=30°,∠BDC=60°,∴∠ABD=90°,即△ABD为直角三角形,∴∠ABC=30°.1

∵BC=20海里,∴CD=BD=20海里.又∵BD=AD,∴AD=40海里.∴AC=AD2-CD=20(海里).∵船的速度为每小时10海里,因此轮船从A处到C处的时间2040

为=2(h),从A处到D处的时间为=4(h).∴轮船到达C处的时间为13时101030分,到达D处的时间为15时30分.

方法总结:方位角是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弄清楚方位角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三、板书设计

1.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2.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强调这两个性质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得到的,如果是一般三角形是不能得到的;两边的二倍关系是斜边和直角边之间的关系,不是两直角边的关系,这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这是学生常犯的错误.

1.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Ⅱ)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1.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 2.掌握勾股定理,并应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重点) 3.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

【类型一】 直接运用勾股定理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CD⊥AB于D,求:

(1)AC的长; (2)S△ABC; (3)CD的长.

解析:(1)由于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的长;(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ABC;(3)根据

CD·AB=BC·AC即可求出CD.

解:(1)∵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AB-BC=12(cm);

11

(2)∵S△ABC=CB·AC=×5×12=30(cm2);

22

11AC·BC60

(3)∵S△ABC=AC·BC=CD·AB,∴CD==(cm).

22AB13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般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面积相等得出一个方程,再解这个方程即可.

【类型二】 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 在△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试求△ABC周长. 解析:本题应分△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①所示,在Rt△ABD中,BD=AB2-AD2

=152-122=9,在Rt△ACD中,CD=AC2-AD2=132-122=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

2

2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②所示,在Rt△ABD中,BD=AB2-AD2

=152-122=9.在Rt△ACD中,CD=AC2-AD2=132-122=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ABC的周长为32或42.

方法总结:解题时要考虑全面,对于存在的可能情况,可作出相应的图形,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3cv6r1b45y1xkfw968ko77t6k14pna01b6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