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 凝 土 浇 筑
第一节 混凝土分缝分块和浇筑层厚度
一、分缝分块的原则、形式和特点
(一) 分缝分块的原则
混凝土坝一般多采用柱状法施工。垂直坝轴线方向按结构布置设伸缩缝,称\横缝\;顺坝轴线方向,根据施工技术条件要设置施工缝,称\纵缝\。重力坝的横缝为永久变形缝,拱坝的横缝须灌浆联结成整体。纵缝均为临时设置的施工缝,也须灌浆联成整体。横缝间距一般为15~20m,纵缝间距一般为15~30m。纵、横分缝考虑的主要原则:
1) 分缝位置应首先考虑结构布置要求和地质条件;
2) 纵缝的布置应符合坝体断面应力要求,并尽量做到分块匀称和便于并仓浇筑;
3) 在满足坝体温度应力要求并具备相应的降温措施条件下,尽量少分纵缝或在可能条件下,采用通仓浇筑而不分缝;
4) 分块尺寸的大小应与浇筑设备能力相适应。有时为了满足施工机械布置,也可以适当调整分缝位置; 5) 分缝多少和分块大小,应在保证质量和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二)分缝的形式和特点 1.横缝
(1)伸缩缝:缝面一般不设键槽、不灌浆,除上游坝面附近设置止水设备外,缝面一般不作处理,如重力坝的横缝。
(2)灌浆缝:缝面设置键槽、埋设灌浆系统,灌浆后使相邻坝段联结成整体,如整体式重力坝和拱坝的横缝。 2.纵缝
(1)竖缝:
l)一般自地基垂直贯穿至坝顶或下游坝面,见图7-7-1:也有在坝体内终止然后并仓的,见图7-7-2; 2)缝面均设置键槽和预埋灌浆系统,在坝块内埋设冷却水管:
3)采用竖缝形式的浇筑块,混凝土浇筑互不干扰,可以单独上升,但相邻块有高差限制; 4)竖缝的接缝容易张开,能获得较大的张开度,有利于保证灌浆质量2 5)竖缝较便于布置坝上的浇筑机械.
(2)斜缝:一般只在中低坝采用.
1)斜缝的方向,大致平行于坝体的下游面,沿坝体主应力方向布置,见图7-7-3(a);也有大致平行于坝上游面的,如图7-7-3(b)为拓溪支墩坝的分缝形式;
2)斜缝面上的剪应力很小,一般不进行接缝灌浆,坝体浇筑至挡水高程后即可渡汛或蓄水;
3)某些厂房坝段,沿着钢管的方向设置斜缝,可以便于钢管安装,如新安江水电站厂房坝段的分缝,见图7-7-4;
4)斜缝对其两侧的高差和温差要求比较严格,在缝顶应布置并缝廊道或铺设钢筋,以免在斜缝端部开裂; 5)斜缝两侧浇筑块,施工时相互干扰较大,对施工进度有一定的影响,且不便于在坝上布置浇筑机械。 (3)错缝:适用于整体性要求不高的低坝。
l)垂直缝相互错开布置,见图7-7-5所示,块体尺寸较小,一般长为8~14m,分层厚度2~4m; 2)水平缝搭接长度,一般为层厚的1/3~1/2,允许错缝搭接范围内水平施工缝有一定的变形,以减少两 端的约束,且搭接部分的水平缝要求抹平;
3)垂直缝面不需灌浆,但在重要部位,根据需要设置骑缝钢筋。有防渗要求的部位,应在缝面上设止
水片;
4)在结构较薄弱部位的垂直和水平施工缝上,必要时须设置键槽;
5)块体浇筑的先后次序,需按一定规律排列,因其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6)在垂直缝的上下两端有应力集中,在坝体冷却过程中极易发生裂缝,因此,有温度控制要求。 (4)预留宽槽:
1)槽宽一般为1.0m左右:
2)由于在浇筑块间留有宽槽,其相邻坝块混凝土浇筑相互干扰较少,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3)回填预留宽槽混凝土,一般在低温季节进行,并需将两侧混凝土的温度降至设计要求,因此对施工进度有一定的影响;
4)浇筑预留宽槽混凝土,需进行缝面处理(包括过缝钢筋焊接、槽内清除杂物等工作),劳动条件差,浇筑混凝土难度大;
5)使用预留宽槽是为了坝体某一部位不受相邻块高差限制而单独上升,防止由于局部坝基起伏差较大使坝块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陷;以及拟在已浇坝块的上游或下游需要增加一个坝块时,防止新浇坝块受老坝块的约束产生裂缝。
(5)通仓浇筑:坝段不分纵缝进行的浇筑。
1)整体性好,模板工程量少,不必进行接缝灌浆,从而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程费用; 2)能够充分发挥浇筑机械的作用,提高工效,缩短仓位周转工期,节省劳力;
3)通仓浇筑必须有较为平整的基础和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同时,具备完善的施工条件。
二、浇筑层厚度
浇筑层的厚度,对混凝土坝的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和施工费用有很大影响。选择浇筑层的厚度,应考虑、以下因素。
1.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 为避免浇筑块体由于基础温差和内外温差等发生温度裂缝,温控要求是决定浇筑层厚的一个主要依据。
目前国内外多数工程,在低温季节施工时浇筑层厚为3~5m;其他季节,特别是夏季,一般不超过1.5~2m。在简化混凝土降温措施条件下(如仅加冰和冷水拌和时),也有采用0.75~1m的浇筑厚度,并在夜间浇筑和配合流水(即\水套法\养护等措施来控制最高温升。
2.浇筑层厚的经济比较 一般地讲,采用较厚的浇筑层比较经济。葛洲坝工程以施工定额和现行的基价为依据,对不同浇筑层厚的费用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见表7-7-1。
表7-7-1 不同浇筑层厚度对混凝土准备工序计算单价的影响
浇筑层厚度(m) 费用(元/m3) 百分比(%) 3.0 4.33 100 2.0 5.05 117 1.0 7.24 167 注: 1、表中的费用仅考虑冲毛、模板、铺砂浆、仓位周转衔接等准备工作的施工费用;
2、施工费用是以15×20m的温筑仓面积计算的。
3.坝体结构和混凝土浇筑能力
(1) 视坝体结构情况考虑水平施工缝位置,例如框架、廊道、悬臂、牛腿以及坝体轮廓线转折处等,均须在适当位置设置水平施工缝,但应避免将施工缝设在应力集中位置。
(2) 视坝体钢筋、埋件和浇筑等条件,考虑浇筑层厚度。如泄水闸闸墩施工,按温控要求浇筑层厚可以为4~5m,但由于钢筋、埋件安装工作量大,混凝土进料困难,浇筑层厚度多为2m左右。
(3) 考虑混凝土浇筑的铺料方法。当混凝土入仓速度受到限制而采用台阶式方法铺料时,层厚采用1.5m为宜,最大不超过2.0m,以保证平仓振捣的质量。
部分混凝土坝工程分缝分抉实例见表7-7-2。
第二节 混凝土浇筑
一、人仓方式
(一)自卸汽车转溜槽、溜筒入仓
自卸汽车转溜槽、溜筒入仓适用于狭窄、深塘混凝土回填。斜溜槽的坡度一般在1:1左右,如图7-7-6所示。混凝土的明落度一般为6cm左右.溜筒氏度一般不超过15m,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每道溜槽控制的浇筑宽度5~6m。这种入仓方式准备工作量大,需要和易性好的混凝土,以便仓内操作,所以这种混凝土入仓方式多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二)自卸汽车在栈桥上卸料入仓
浇筑仓内架设找桥,汽车在栈桥上将混凝土料卸入仓内。常用在起重机起吊范围以外、面积不大、结构简单的基础部位。当汽车无法直通栈桥时,可经过一次倒运再由汽车上校桥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