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1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副省级)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1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副省级)解析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查看材料查看解析

收起解析(1)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问题解析:

(一)仔细审题(1)审清关键:题型——综合分析;对象——黄河自身规律;材料范围——全文;(2)明确思路:指出规律——分析规律——简提对策。(二)选择要点(1)指出规律:黄河自身规律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徒,“善淤”是指黄河经常受泥沙淤积,“善决”是指黄河河堤经常决口,“善徙”是指黄河河道经常改道。(2)分析规律:“三善”是黄河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是其健康生命形式。正是因为黄河泥沙量较大,常出现淤泥堆积,导致河床水位抬高,从而产生决口和改道现象,这是黄河数千年不变的规律。(3)

简提对策:因此单纯固堤防洪不可能从根本上使黄河得到治理,必须顺应黄河规律,以治理泥沙淤积为重点,及时放淤疏沙,同时加强河堤建设。(三)加工要点遵循答题思路,把散落在各个材料中的要点加工整合,形成条理。

参考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徒。善淤指黄河经常产生淤泥堆积,善决指黄河经常决口,善徒指黄河经常改道。“三善”是黄河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是其健康生命形式。正是因为黄河泥沙量较大,常出现淤泥堆积,导致河床水位抬高,从而产生决口和改道现象,这是黄河数千年不变的规律。因此,单纯固堤防洪不可能从根本上使黄河得到治理,必须顺应黄河规律,以治理泥沙淤积为重点,及时放淤疏沙,同时加强河堤建设。(196字)赋分标准满分10分。1.指出规律,3分;2.分析规律,5分(指出“三善”是黄河的健康生命形式,2分;分析规律,3分);3.简提对策,2分。字数多于200字,扣1分;3个错别字,扣1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扣1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洁,扣0.5~1分(最多不超过1分);错别字、标点和卷面累计扣分,不超过2分。温馨小提示1.易犯错误:(1)仅仅写出“三善”是什么,缺乏深入分析,亦没有提出对策;(2)内容要点未能有机整合、思路不清。2.备考锦囊:建议考生备考之时,

需通过现象看本质,注重自身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查看材料查看解析

收起解析(2)“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问题解析:

(一)仔细审题(1)审清关键:题型——归纳概括;对象——概括原因;材料范围——材料5(2)明确思路:总述原因+具体原因。(二)选择要点(1)主观原因:一是修建了黄河大堤,治理了汴渠,解决“善徒”问题;二是选择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行河路线较优,解决“善决”问题;三是通过“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洄注”来利用大泽进行放淤,解决“善淤”问题;(2)客观原因: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使黄河输沙量减少;且大暴雨纪录少,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有较多湖泊洼地;(3)总括句:黄河安澜八百年的主要原因是王景治河遵循了黄河自身规律。(三)加工要点总分结构,即总述原因+具体原因;要点按照原因属性概括(同范围法合并同类项)。

参考答案:

黄河安澜八百年的主要原因是王景治河遵循了黄河自身规律。主观上,一是修建了黄河大堤,治理了汴渠,解决“善徒”问题;二是选择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行河路线较优,解决“善决”问题;三是通过“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洄注”来利用大泽进行放淤,解决“善淤”问题。客观上,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使黄河输沙量减少;且大暴雨纪录少,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有较多湖泊洼地。(188字)赋分标准满分10分。1.结构分,2分;2.总括句,3分;3.主观原因,共3分;4.客观原因,共2分。字数多于200字,扣1分;3个错别字,扣1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扣1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洁,扣0.5~1分(最多不超过1分);错别字、标点和卷面累计扣分,不超过2分。温馨小提示1.易犯错误:(1)仅仅概括出王景具体做法,而遗漏客观原因要点;(2)缺乏总分结构意识,答案无逻辑性欠缺;(3)未能精准破解命题人意图,总括句未能准确概括。2.备考锦囊:建议考生强化审题能力,精准破解命题人意图,快速找到突破口,获取题目中的作答信息,得出作答思路;不断强化材料阅读能力,结合主题,精读材料,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从而较好提炼出总括句。 查看材料查看解析

收起解析(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问题解析:

(一)仔细审题(1)审清关键:题型——归纳概括和启示分析;对象——三河生态危机及治理举措和对治黄启示;问数——两大问,三小问;(2)明确思路:分别概括生态危机及各国治理举措——提出对策。(二)选择要点(1)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因过度开发,导致水质污染、泥沙淤积、湿地减少。美国政府建设大量工程和多座船闸大坝,并开始全面考虑航运、环境的整体规划。(2)亚马逊河多条支流干涸、周边居民过度砍伐森林、使用肥料、农药,引发水质污染。巴西政府出台法律予以保护,但执行力不强。(3)尼罗河流域的曼扎拉湖排污缺乏治理,导致水质恶化,生物种类减少,环境破坏严重。埃及政府科学规划,建设人工湿地,净化水质,逐步恢复了尼罗河生机。(4)对我国治黄启示:

2011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副省级)解析

2011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副省级)解析(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查看材料查看解析收起解析(1)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mjr5g4hv8c83h0epna2cg5h8inz6016c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