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近年来,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为农村家庭带来收入,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少有依靠。内心的寂寞与忧伤,生活上的不便与环境的歧视,意外的人身伤害,无一不在困扰着这些孩子。由于缺乏亲情滋养,这些幼小心灵,有的走向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这些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他们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一:案例

沈家乐,是我班三年级学生,从小父母离异,一直有爷爷奶奶抚养,主要表现:学习差、习惯差、行为差,他妈妈讲,爷爷奶奶除了给钱,什么也帮不了他,学习方面几乎是空白,习惯了自己的差劲,所以,对什么他都漠视。

二: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3、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自信心的培养。

“留守儿童” 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

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养

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 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

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对策探究 四、对策探究 (一)加强德育工作

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各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弘扬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二)改进课堂教学

要抓住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契机,建立新的教书育人评价标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把“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之中。加强正面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人格,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学习、平等参与的机会。 (三)办好家长学校

要继续制定措施,抓好家长学校的工作。利用冬闲父母回家时节培训留守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代理家长”,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懂得教育孩子的知识,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会教育孩子的本领。平时利用电话和走访等方式,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要多沟通、多交

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宜人的成长环境。 (四)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担当委员会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进行自我锻炼,互相帮助。利用班会课、活动课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并邀请其他师生参加。这样,既可增加互相倾述、互相谈心的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自己在组织内便于随时请教老师、求助同学。

(五)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留守儿童最缺的除了经济十分困难外,缺少的并不只是财物,而是情感。因此,在每个班级内,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教育的重点,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多给他们鼓励安慰,使他们扬起奋进的风帆在学海远航。但从现有状况来看,我校多数班级对他们关注不够,有的班级甚至漠视了这一问题。因此,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调查分析近年来,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为农村家庭带来收入,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少有依靠。内心的寂寞与忧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lch4sopp7l7tx2asd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