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懂得小令、套数、杂剧的异同,体会本篇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体会这一历来被传诵的元曲名篇的“新奇”之所在。

3、情感与态度: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二、导读

(1)作者生平:

《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曲名家睢景臣所作的著名套曲之一。睢景臣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根据一些材料推定他大约是生活在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据钟嗣成《录鬼簿》说: 景臣大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心性聪明,精通音律。当时杭州的曲家都用高祖还乡的题材作套曲,以睢景臣所作的最新奇,压倒各家的作品。他还著有杂剧《屈原投江》、《莺莺牡丹记》等三种,都没有流传下来。

(2)背景介绍:

刘邦本是丰邑人,当过秦朝的一名小小的亭长。他的父兄都是自己耕田,他却好酒贪色,不爱劳动。陈胜吴广起义时,他占据沛县,响应起义军。后来他的势力逐渐强大,打破了秦的京城。在他与项羽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的战争中,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统一了全国,

1 / 13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做了汉朝第一任皇帝,历史上称为太祖高皇帝,或者简称汉高祖。

高祖还乡这一史实在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上有一段文字,从这一段叙述来看,高祖回到沛县时是十分热闹的,沛县的老百姓对他也是非常热情和亲切的。并说他“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之,高祖乃起舞。”还说: “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因请留高祖。”后来高祖“张饮三日”。睢景臣却没有歌功颂德,而是从高祖本纪中所记刘邦少年时的无赖行为生发开去,从另一个角度,以一个曾经与刘邦有过瓜葛的农民的口吻,用辛辣幽默的民间语言揭露他发迹以前的行径是流氓,不是龙种,来勾画这个流氓皇帝衣锦还乡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蔑视,这就是当时所谓制作新奇之所在。特别是在元代,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都很深重,汉人列在蒙古人、色目人之下,知识分子的地位更是低下,有“九儒十丐”的说法。

(3)元曲简介: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二者都是当时流行的北曲 (散曲分南曲和北曲两种,它们最初的萌芽都是从“词里蜕化出来的)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因此人们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

散曲起于金元,便于清唱,它包括散套(套数、套曲)和小令两种

2 / 13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也称清曲)。

小令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篇,(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重复),同时,它又能歌唱。它体制短小,句调长短不齐,却有一定的腔格,元人称为“叶儿”。(小令有一种特殊形式“带过曲”,课文未选。)如《潼关怀古》的曲牌是“山坡羊”,作者是张养浩。

套数(套曲、散套)沿自诸宫调,是由同宫调的二支以上的曲子相联组成,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曲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整套必须有两支以上同一宫调是曲子互相联缀而成。 2、每套作品除了用带过曲作结以外,大多数在结束处有一尾声。 3、整套作品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中间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少则二、三调,多则二、三十个曲调)不管散套多长,采用多少曲子联缀成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套数应标明该曲子属于何宫何调。

五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四调: 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高祖还乡》属“般涉调”,“哨遍”是曲牌名,“高祖还乡”是曲题。 三、导思

1、这组套曲按内容可分成几个部分?

2、这套曲子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这在元散曲中还是不多见的。找出这些人物并分析这些人物为什么会具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 3、曲子的思想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4、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现实?元朝的?汉朝的?或者是整个封建社会

3 / 13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的?

5、“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这句话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它传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曲是通过一个农民的眼睛来写刘邦还乡这件事的,从文中的描述,这个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7、本曲对皇帝的讽刺与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哪篇作品相似?它们表现了什么样的共同主题?

8、这几支曲子中,对刘邦的称谓有三次变化,请分别指出,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9、 在“我”看来,刘邦改姓更名为“汉高祖”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何荒唐之处?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 四、导练

【跟踪试题】

1朗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銮( )舆( ) 糨( ) 银铮( ) 觑( ) 拽埧( )斛( )揪捽( )

2解释词语

(1)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无推故 (2)索应付 索: (3)银铮了斧 银铮: (4) 胡踢蹬吹笛擂鼓 胡踢蹬: (5)猛可里抬头觑 猛可里 觑:

4 / 13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6)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埧扶锄 拽埧: (7)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白甚么: 3.本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般涉调”是______,“哨遍”是______,“高祖还乡”是这一套曲的______。

3.对本文构思巧妙的理解,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五支曲子写“我”在高祖还乡时所见,后三支曲子写“我”所想。

B.作品通过一位熟知刘邦底细的乡民来揭刘邦的老底,正表现了这种揭露是真实可信的,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本曲采用漫画化的夸张手法来描绘乡里郑重其事地准备迎驾的景象,高祖还乡的庄严盛大场面和刘邦的倨傲作态,正是为了使这个封建帝王毫无神圣可言。

D.这套曲子中的“我”,是作者实现作品立意和施展讽刺技巧的凭借,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关键。

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无曲指的是元代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高祖还乡》即是以“般涉调”为宫调,以“哨遍”为曲牌的套曲。( )

(2).小令与套曲没有宾白科范(科介),这是与元杂剧的区别,但在宫调和一韵到底方面与杂剧是完全一样的。( )

( 3).在语言方面,散曲与诗词各具特色:诗词语言典雅,较多使用书面语;散曲语言朴实,较多使用民间口语。( )

(4).元代仪仗中有马鼓队和金鼓队。皇帝出巡时,马鼓队、

5 / 13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设计《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懂得小令、套数、杂剧的异同,体会本篇的特色。2、过程与方法:体会这一历来被传诵的元曲名篇的“新奇”之所在。3、情感与态度: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k3x3o3z63h0qq02ukg7f1wl0k4iy014w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