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思路和方案
■课题组/文
【期刊名称】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卷),期】2014(000)027 【总页数】14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浙江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率先作出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后,城市化列车驶入了快车道,全省城市化率从1998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64%,特别是2006年提出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化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还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城市化布局不够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建设用地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浙江省正处于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4年)》,我们结合浙江实际,研究提出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思路和方案。
一、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要求
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浙江省城市化已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
转型发展阶段,要切实把握这一阶段的特征,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市化。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支撑,进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治水、治气、治堵为重点,切实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增强城市化发展动力,走人本、集约、低碳、高效的富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必须进一步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紧紧围绕人的城市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逐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城市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四化同步、城乡统筹。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优化布局、产城融合。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
间,优化城市化宏观布局,科学构建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大中小协调的城镇体系,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集聚产业和承载人口相统一,形成密度较高、功能混合、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市化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转变城乡建设和发展模式,节约集约利用要素资源,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绿色城市和美丽乡村。
坚持文化传承、山水相融。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脉络,实行差异化发展,彰显地方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掘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尊重自然本底,促进城市布局和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坚持改革创新、市场主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着力破除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引导、公共服务提供、体制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城市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布局,尊重客观规律,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二)主要目标
到2024年,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要目标如下:
——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度加快,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差距趋于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