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几种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浓H2SO4滴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用布擦干 ②酒精不小心洒在实验桌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③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④镁带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⑤实验时不慎被玻璃划破手指,引起轻微流血时,用三氯化铁溶液涂抹止血
A.①② C.③⑤
B.②④⑤ D.①③④
点燃
解析:①先用干布擦净后冲洗;②酒精密度比水小,酒精在上面继续燃烧;④2Mg+CO2=====2MgO+C,无法灭火。
答案:C
2.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可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一学生用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为2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先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少量的铁粉
解析:A项,碱液易与玻璃塞中的SiO2反应;由于液溴易挥发,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用水封,而且要避光保存,必须用棕色试剂瓶;C项因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某氯水的pH;D项,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硫酸中,防止亚铁离子的水解。
答案:B
3.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分馏的方法,可从石油中得到汽油 B.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 D.除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屑过滤的方法 解析:乙醇与溶剂水互溶。 答案:B
4.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24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
溶液
2-。D项,FeCl溶液加解析:A项,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C项,原溶液中也可能有SO33
-
学海无涯
热时促进Fe3+水解,会生成Fe(OH)3。
答案:B
5.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选项中,碘能溶于酒精,无法分离;B选项中,NH4Cl受热分解生成的HCl和NH3在管口又生成NH4Cl;C选项中,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D选项中,NO不溶于水,这样气体由短管进,水可以从长管排出,可用于收集NO,故答案为D。
答案:D
6.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24、H2SO3、NH4等微粒)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pH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对于上述微粒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C.H2SO3
-
-
-
+
B.SO24 D.NH4
+
-
解析: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产生了SO2,有H2SO3存在;②加碱调pH至碱性后,
+存在;加热时放出的气体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有NH4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
色,说明产生了Br2,有Br-存在,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并不能说明原溶液
2-,因为通入氯气可把HSO氧化为SO2-,故选B。 中存在SO4234
答案:B
7.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23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SO24 D.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NH4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g+、CO23、SO4、NH4的检验,较易。A中溶液若含有SiO3,也会产生白2-,也会有此现象,故B不正确。C中溶液若含有Ag+,也会色沉淀,故A不正确。B中溶液若含有SO3
+-
-
+
学海无涯
有此现象,故C不正确。D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这种气体是氨气,故试样中一定有NH+4,D正确。
答案:D
8.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鉴别SO24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消失
B.证明CH2===CHCH2CHO中一定有碳碳不饱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C.量取14.80 mL 1 mol·L
-1-
-
的NaOH溶液:选用25 mL碱式滴定管
D.检验溶液中一定有CO23: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解析:A项:不能排除Ag+,应先加稀盐酸;B项:KMnO4也可氧化—CHO;D项:不能排除HCO3
--SO23、HSO3等。
答案:C
9.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解答时要联系常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来分析,较易。A装置可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B装置可用来分离有一种易升华的固态混合物(如I2与NaCl的混合物);C装置可用于胶体与溶液分离提纯;若采用D装置进行物质的分离,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相平,即使这样分离得到的各组分仍是混合物,可见D装置不能用来物质的分离。
答案:D
10.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鉴定盐A的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中一定有Fe3 B.C中一定有Fe3 C.B为AgI沉淀 D.A一定为FeBr2溶液
解析:此题是简单的无机推断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根据图示转化关系:C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D,则C中一定有Fe3+,A与适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B与C,则B应该是AgBr,硝酸酸化的AgNO3相当于有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则C中
+
+
学海无涯
的Fe3+可能是由Fe2+被氧化生成的,也可能是A中本来就存在Fe3+,B正确。
答案:B
11.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过程是基于如上思路而采取的正确措施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的编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B.浓硫酸稀释时,将浓流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C.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实验过程中,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注入浓盐酸,然后再加热制取氯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2H4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E.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实验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洗涤
F.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大小的钠粒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
解析:“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即在操作中要注意均匀受热或温度逐渐升高(降低)。 答案:ACE
12.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他物质。
+
+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该试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残渣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烘干。
(4)步骤2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步骤1后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难溶性固体,一类是液体,可推知此操作为过滤;最后得到了纯净物硫酸铜晶体,因此,在步骤2中须加入一种物质除去少量的Ag+,故须加入过量的铜,固体残渣是铜和银的混合物。
答案:(1)过滤 漏斗、玻璃棒 (2)Cu Ag、Cu (3)冷却结晶 (4)Hg有挥发性,且有毒
13.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NO3、
2
CO23、SO4,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
-
+
+
+
+
+
+
+
-
-
-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学海无涯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成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________离子存在,又可排除______离子的存在;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还不能确定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解析:(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排除与H+能发生反应的离子,即CO23。
(2)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证明溶液中有还原性的I-,从
3++-而排除NO-3、Fe(H与NO3同时存在时具有强氧化性)的存在。
(3)滴加NaOH的过程中,无沉淀产生,从而排除所有与OH-能生成沉淀的金属阳离子Mg2+、Al3+
等。
2-(BaSO为难溶(4)取(3)中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有Ba2+,从而排除SO44
白色沉淀)。
(5)取(3)中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中
+。综上所述,肯定存在的离子有Ba2+、I-、学阶段唯一显碱性的气体为NH3,从而证明溶液中一定有NH4
+,肯定不存在的有CO2-、NO-、Mg2+、Al3+、Fe3+、SO2-,不能确定的有K+、Na+、Cl-。 NH4334
3232222
答案:(1)CO23 (2)NO3、Fe (3)Mg、Al (4)Ba SO4 (5)Ba、I、NH4 CO3、NO3、
-
-
+
+
+
+
-
+
-
+
-
-
Mg2、Al3、Fe3、SO24 K、Na、Cl
1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1章 第1讲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