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当前国内外学制改革的趋势
一、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的意义 当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一 )教育制度的概念
1、概念 :广义: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相关制度的总称。设施:一是教育
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等等 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
(二) 教育制度的意义 科学而完备的教育制度不仅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贯彻、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素质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 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2、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等因素;3、受制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4、还受制于传统学制与国外现行学制的影响。
二、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美国的教育权归地方(州)政府所有,各州的教育法都规定6—16岁青少年都必须上学读书。从入学年龄规定这一点看,中美两国是相同的:但美国小学的学制与我国小学的学制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小学学制有三种形式:4年、6年、8年。但实际上,大多数州的小学都实行六年制。实行四年制或八年制的小学,一般把小学与初中或高中直接挂通。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大多数小学都设有幼儿园,招收4-6岁的儿童,在完成幼儿园的学习后便可顺利进入小学。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幼儿园地点与小学一致,给入学儿童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环境.避免了进入新环境后的不适应过渡阶段。 第二,充分利用了教室、活动场地、器材及师资等多种资源,尽可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教学衔接。
2、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1)、古代
我国学制发端于古代,形成于近代,日益完善于现代。
西周时已出现学制的雏形,分国学和乡学,国学又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关于西周的乡学,《周礼》说:“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唐代中央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崇文馆、弘文馆、律学、书学、算学。前五者属大学性质,后三者为专科性质。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镇学。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 ( 2)、近代
壬寅\\癸卯学制
一九O二年,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熙模仿日本学制,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将整个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七级,计二十二年。但这个学制未能施行。
一九O三年,清政府令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共同重拟学堂章程,以一九O二年制定的学制为基础,史称“癸卯学制”。这是近代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分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13年),分三级: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七岁入学);高等小学四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一)壬寅学制 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癸卯学制
壬戌学制 “壬戍学制”,这是一九二二年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提出的改革方案。这个学制也称“六、三、三”制。它规定小学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至
六年。初中可设职业班。高中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政科。其特点是:小学年限缩短,中学年限延长;加强了职业、师范教育;受美国影响,不提教育宗旨,用选科制;大学设有预科,上课以分钟计算,中学采用学分制。这个学制经国民党政府修修补补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学部组织机构系统图 (3)、现代
3、我国学制的构成:(1)、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
它包括托儿所和幼儿园两级。托儿所不仅仅是照料孩子的生活,还负责孩子的教育,启迪他们早期的智慧萌芽。它主要招收一至三岁儿童。
幼儿园主要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及其个性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它主要招收三至六岁儿童。 (2)、初等教育
这是指小学教育。主要是招收年满六~七周岁儿童入学,城市一般是六周岁,农村一般是七周岁。但目前在城市里有的也提前到五周岁或五周半,农村也有提前到六周入学的,而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还有八岁入学的。学制年限基本上是五~六年,大部分农村地区多采用五年制,并逐步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小学阶段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读、写、算的教育和人格教育,为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 (3)、中等教育
我国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年限各为三年,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我国已从法律上规定将初中教育列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也就是普及九年制的义务教育。 (4)、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高等专科教育(2-3年)、本科教育(4-5年)和研究生教育(2-6年)。这也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教育三种。全日制主要的是指正规的高等院校,它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半日制和业余的主要是指夜大、函大、电大、职大以及自学等,这些学校或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或志愿报名参加学习,无年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二)、义务教育制度
1、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性(1)、强制性、(2)、普及性、(3)、免费性 3、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1)义务教育法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一,入学的权利。第二,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权利。第三,就近入学的权利。第四,免交学费的权利。第五,完成规定学业,获得相应证书的权利。 (2)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国家的职责 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举办学校,保证必备条件;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社会的责任 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招童工,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等。 家庭的责任 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
在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等发展程度的农村,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占总人口5%,小学基础较好,经济落后地区,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总之,到2000年全国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总人口85%)
你认为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法》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又该如何改进? 分析下列案例,为该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提出对策:
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县是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级贫困县,以农业种植为主。其中炭山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乡,1993年当地居民人均收入245元。农户李╳╳家住在两个挨着的土窑洞里,没有亮光,洞壁被油灯熏得乌黑,靠洞口的一点光线,可以看到窑洞里除了土坑、土灶和两个瓷盆外,没有什么家当。李家的4个孩子,都没上过学。当地村干部说:“这儿的贫困户多,住土窑洞,家里没啥家当,一卡车可以搬走七八户人家。实在太穷了,娃娃上不了学。三四个孩子的贫困户,能有一个娃上学就不错了。每年天暖和时,大人们要外出挖发菜,十多天不回家,家里一大堆活
儿要人做,学生娃就得留在家放牛羊,喂牲口,即使学校办得再好,这里也留不住学生娃,家里总要有人照看。”
三、 当代学制的的发展趋势
美国前教育总署署长马奈提出了生计教育(或叫就业教育Career Education)理论。其重点是在中学,中学总是有就业和升学的双重任务。要求中学学术与职业科并重。同时由于人类的知识技术更新飞快,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这样,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郎在1956年又提出了终身教育(或继续教育)的思想。1981年,日本已将这种理论作为自己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五十年代末,由于苏美争霸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天才儿童教育的普通重视。
改革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2、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3、延长义务教育年限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 5、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类型日趋多样化 1、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四岁到五岁的时候,他们的智力、性格与体能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布卢姆1964年指出,在一个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大致预见到他在以后的十三年中智力发展的状况。如果说17岁为100,4岁为50%,其余30%在4-8岁,20%在8-17岁。
布鲁纳1971年结论是:“任何对年幼儿童的教育决策都基于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会有真正的收益的信念。” 英国规定三至五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日、美是三至六岁,法国规定从两岁开始。
三至六岁儿童入园率,1969-1970年度:法国84%,荷兰70%,英国58%,美国57%,日本50%。二十世纪末,四至五岁儿童入园率,法国为90%,日本为100%。
日本,1947年,三至六岁儿童入园率为7.5%,1960年为26.9%,1976年是63.5%。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国儿童小学入学年龄有所提前。一般都是六岁(约80个国家,如美、日、法、苏等)、七岁(约34个国家) ,有的是五岁(约十九个国家,如北欧几国)。 2、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
我们一般习惯称他们为“天才”或“神童”,日本称“英才”,西方也叫“天才”。二战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天才儿童的发现和教育。美国一九七三年公布了“天才教育法”,设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和天才儿童鉴别机构,对天才儿童实行早期教育。苏联不仅在学校里开设供天才儿童学习的选修课,而且学校还附设有为天才儿童服务的专门机构,并通过学科竞赛,将优胜者集中于另一种学校进行特殊教育。日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们就创办了以培养尖子儿童为目标、学生少而精,师资力量雄厚的“企业大学”,侧重于培养“二十一世纪的领导人”。
3、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英国, 其义务教育年限1870年为7年,1918年为九年,1944年为10年。
日本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已达到普及程度。 美国和加拿大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十二年,即普及到高中阶段。普及率达90%以上。 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
日本曾提出要使“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他们办的多半都是综合中学,单独的职业中学或预科中学较少。美国1973年第一届生计教育会议由全国商会主办,邀请全国第一流的工企业家、教育家、劳工领袖,聚集一堂研究工企业、劳工共同体在生计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1976年全国第二次生计教育会议,有一万五千人参加,这在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大会决议要求“教育、工商企业和社区为实施生计教育而结成牢固的联盟。”给实施生计教育专门拨款。
我国要进一步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我国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是普通中学比例过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过于薄弱,特别是由于受到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中专学校因生员不足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5、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类型日趋多样化(1)、内部结构层次增多(2)、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短期大学(3)、开放招生与严格选拔相结合(4)、密切了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注意产、学、研相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层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1、通过本章的学习,请你谈谈教育制度如何创新。2、你怎样看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3、分析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4、联系实际谈谈高校扩招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