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阵地,肩负着告知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重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文化;高校;传播路径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重担。融媒体语境下高校如何找到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大家面临的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融媒体概述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媒体,致力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出理想的全媒体格局。融媒体时代从根源上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单独传播形式,具有高效的传播速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等特点。

二、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高校文化传播的市场困境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文化传播的市场困境是由高校自身所局限,文化传播活动局限在较小的市场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书籍出版、论文写作等较小、较传统的相对封闭市场,主要消费者也集中在以高校师生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之中,市场规模较小;同时高校因自身的身份特征所决定,文化创作及传播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脱离市场发展的趋势,其典型的特征是高校文化产品直接对接市场需求,而非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匹配。 (二)高校文化传播的模式困境

高校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是版权模式与学者模式,就版权模式而言,由高校及高校内的成员通过自身的研究进行文化产品的创作,并在文化产品创作之后交由出版社或其他文化传播平台进行传播,而创作者本身通过版权来获取版税。版权模式的特点是学者的研究主要依据学术前沿热点或大政方针,以此依据所创作作品,其受众主要是具备高等学历的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就学者模式而言,主要是高校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创作后通过专业的学术平台进行发布,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就回报而言,主要是以学术声誉的方式体现出来,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无偿性及公益性,难以为文化产品创作者提供较为丰厚的物质回报。总之,目前主流的高校文化传播模式存在的困境是制约高校文化传播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一)创新符号:年轻化叙事交流

高校大学生是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个群体,是社会最新鲜的血液,他们有年轻的思维、敢于尝试、善于创新。传统文化要在这样的群体中成为焦点,就必须要一改旧貌,推陈出新,以“新”融入“新”。当前,人们的交流叙事不再局限于文字、语言,网络时代兴起的表情包文化、短视频叙事、H5呈现等都深受大学生喜爱。例如,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微信斗图新宠,以趣味、生动的形式将甲骨文呈现,人们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认识甲骨文,从而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各大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和学校特点,打造,“校园传统文化表情包”让师生在日常交流中学习传递传统文化。此外,学校也可以创新短视频、音频叙事交流。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在抖音上创建的仅30多秒的古诗词讲解视频,在一周的时间播放量达到了3000多万次。因此,以年轻化的符号进行叙事交流,更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普及。 (二)拓展传统文化传承渠道

目前,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主要集中在具体课程上,并且一般作为选修课进行教学,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文化传承体系。基于此,大学在全面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时候,要对现有的传承渠道进行有效拓展,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广泛覆盖性和信息传播实时性,将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的传播下去,让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逐渐喜欢上中华传统文化,自主地去探索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逐渐丰富,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大学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与各种网络媒体的合作,借助不同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以外,还要继续加强线下传播的发展,要将线上、线下的文化传承进行全面整合,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线下的文化传承活动当中,同时要在线下活动开展的时候进行线上传承的指导和普及,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渠道传承发展。 (三)建设高校文化传播队伍

提升高校文化传播力需要加强高校文化传播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重心在加强队伍的专业性,其保证是建立起一套稳定可行的文化传播人才制度。首先,加强高校文化传播队伍管理,挑选富有领导力及专业才能的人才组成队伍;其次,形成长期的高校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定期对原有队伍的专业技能进行考评,督促队伍加强专业能力;再次,组织专家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技术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对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进行专项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推动高校文化传播队伍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及专业性;最后,针对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文化传播制度,对高校内部的文化传播辅主体的文化传播活动严格管理,由以高校宣传部门为主的专业队伍对其他辅主体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创作及宣传先进文化的能力,统筹全局,提升高校文化传播力。 (四)推动大学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数不胜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此,大学在全面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时候,要对经过实证的优秀文化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析,并且汇总成为一体,建设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数据库,汇集各方力量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高校之间要建立长期的传统文化交流,对校园内部的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与交流。高校要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和特点,对当地以及全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有效融合和创新,以此形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对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源支持,全力推动大学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发展。 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汇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汗水和心血,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融媒体语境下,高校要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优势,并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去发掘和深入解读传统文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活动中,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进而找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全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洁.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J].西部素质教育,2024,5(12):21-22+24.

[2]杨旭伟.融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类学生活动探微——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传统文化节为例[J].学理论,2024(04):178-180.

[3]戴松林,孙南南.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01):82-85.

[4]刘宁,蔺建旭.“互联网+”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2(24):75-76.

[5]刘萌.基于社交媒体的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今传媒,2024,26(04):156-157.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阵地,肩负着告知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重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d2e4v1dv8c83h0epna2cg5h8inz6016a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