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财务管理第一章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绪论

讲授新课: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财务: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一)资金运动 财务活动 财务关系

指企业实物商品资金运动和金融商品运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

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

值。

具体表现形式: 1. 实物商品资金运动

实物商品经过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基本环节,既表现为其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又

表现实物商品的价值运动过程。

采购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筹集资金 货币资金 G 劳动力(A)商品资金(W)生产资金(P) 生产资金(P) 成品资金(W) ‘货币资金(G) ‘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2. 金融商品资金运动

金融商品指在金融市场上反复买卖,并有市场价格的各种有价证券

货币资金 G 金融商品资金GW 货币资金 G ‘金融商品投资或买卖活动过程

如果企业利用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以及之后的偿付资金(如回购股票、支付股利、还本付息),这就是完整的实物商品资金运动。如下图。

采购过程 金融商品资金GW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货币资金 G 劳动力(A)商品资金(W)生产资金(P) 生产资金(P) 成品资金(W) ‘G GW 完整的资金运动过程

(二)财务活动

指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

企业资金运动过程是资金形态的不断转化及其增值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活动实现的。

筹资活动(前题) 金融商品资金GW 投资活动(关键) 分配活动(成果) ‘货币资金 G 劳动力(A)商品资金(W)生产资金(P) 生产资金(P) 成品资金(W) ‘G GW 完整的资金运动过程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的运用、耗资、收回)、分配活动

其中,筹资活动是资金运动的前题,投资活动是资金运动的关键,分配活动是作为投资成果进行的,体现了企业投资与筹资的目标要求。 (三)财务关系

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内容 实质

企业与政府(税务机关) 强制性与无偿性的分配关系(税收)

企业与投资者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投资收益) 企业与受资者 投资与受资的关系(所有者权益) 企业与债权人 债务与债权的关系(本息) 企业与债务人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本息)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 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结算) 企业与职工之间 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按劳分配)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筹资管理

? 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企业投资活动的基础。 ? 筹资及筹资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中。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

1.筹资的举措 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的资金;

投资收益

所有者权益

选择筹资方式,降低筹资的代价和筹资风险。

2.资金来源的种类

权益资金

按产权关系可以分 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

负债资金

长期资金 安排长期资金与短

按使用期限可以分 期资金的比例关系 短期资金

(二)投资管理 投资:是指企业资金的运用,是为了获得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1.投资的关键 ①必须考虑投资规模

②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

2.投资的目的 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3.投资的种类

投按投资影响的

资 期限长短分

按其投资的范围分 按其方式分

直接投资:将资金投放在生产经营性资产上,以便获得利润的投资 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将资金投放在金融商品上,以便获得利息

或股利收入的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其影响超过一年以上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 短期投资(流动资产投资、营运资金投资):是指其影响和回收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投资

对内投资:是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如:购置流动资产 对外投资:(是以企业合法资产对其他单位或对金融资产进行投资

(三)利润(股利)分配管理

分配:广义是指对投资收入(如销售收入)和利润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 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

1. 目的:解决在所得税交纳后的企业获得的税后利润中,有多少分配给投资者,有多少留

在企业作为再投资之用。

2. 利润(股利)决策的关键:确定利润(股利)的支付率 三、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教材P5-6)

第二节 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一般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

(一)利润最大化:追求最大利润;利润代表企业新创财富,表明企业竞争力强弱,有道理;但没考虑时间和风险价值,没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易导致短期行为。

(二)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用相对指标反映利润水平,便于不同企业之间比较,把实现的利润和股东(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但时间与风险价值、企业短期行为仍无法解决。

(三)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预期获利能力)最大。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因素,要反映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补:(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矛盾与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1.矛盾:

2.一般协调方法:

企业所有者 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经营者 经理个人利益最大化 ? 监督――股东除要求经营者定期公布财务报表外,还应尽量获取更多信息,对经理进行

必要的监督,但监督只能减少经理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 ? 激励――就是将经理的管理绩效与经理所得的报酬联系起来,使经理分享企业增加的财

富,鼓励他们自学采取符合股东目标的行为,但激励也只能减少经理在、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3. 最佳方法:

采用监督和激励相结合的办法使经理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起来,力求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经理背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和最小。加之外部市场竞争的作用,也促使经理把公司股票价格最高化作为他经营的首要目标,其主要表现在:

? 经理人才市场评价 ? 经理被解聘的威胁 ? 公司被兼并的威胁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1.矛盾:

企业的资本来自股东和债权人。债权人的投资回报是固定的,而股东收益随企业经营效益而变化。当企业经营的好时,债权人所得的固定利息只是企业收益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利润归股东所有。当企业经营状况差陷入财务困境时,债权人承担了资本无法追回的风险。这就使得所有者的财务目标与债权人可望实现的目标可能发生矛盾。 2.协调方法:

? 限制性借款――通过对借款的用途限制、规定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来防止

和迫使股东不能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剥夺债权人的债权价值。

? 收回借款不再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

不给予公司重新放款,从而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除债权人外,与企业经营者有关的各方都与企业有合同关系,都存在着利益冲突和 限制条款。企业经营者若侵犯职工雇员、客户、供应商和所在社区的利益,都将影响企业 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是在一系列限制条件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 第三节 财务管理工作环节

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财务预测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预算是对财务预决策结果的价值反映,财务控制财务目标全面实现保证,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和评价。

第四节 财务管理环境

一、

财务管理环境概况

1、 概念: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的各种

条件。

2、 作用:可以提高企业财务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实

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3、 种类: 按其存在 的空间分 二、

内部财务环境:包括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

管理水平和决策者的五月披裘等四个方面。

外部财务环境:有各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

外部财务环境

(一)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 1.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 ①企业组织法

?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所适用的法律不同的

?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保国均有相应的法律来

规范这三类企业的行为。 ②税收法规

? 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规规范。 ? 与企业相关的税种主要有五种:见教材第11-12页(1)-(5) ③财务法规

我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法规制度有: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等三个层次 ④其他法规

如《证券交易法》、《票据法》、《银行法》等。 2.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制约的表现:

见教材P12分别从筹资、投资、分配活动三方面阐述。 (二)经济环境

包括: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1. 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的调节

国民经济的体系、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1) 分类: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是指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是指一国的企业体制及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所有者的关系 2) 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企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主体、财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等方面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相一致。

?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体制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2.经济结构:一般指从各个角度考察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构成,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和技术结构等。

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

? 一方面产业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财务管理的性质,不同产业所要求的资金

规模与投资规模不同,不同产业所要求的资本结构也不一样。

?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要求财务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否则企业日常财

务运作艰难,财务目标难以实现。

3.经济发展状况

(1)总体表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 当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市场需求旺盛,销售额大幅度上升,资

金需求量大增。

? 当经济发展处于衰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

下降,投资锐减,资金时而紧缺、时而闲置,财务运作出现较大困难。 (2)影响因素――通货膨胀

主要表现在:资金战胜额迅速增加;利率上升,企业筹资成本加大;证券价格下跌,筹资难度增加;利润虚增、资金流失。 4.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1)对宏观经济发展调控是政府的职能

(2)手段:通过计划、财税、金融等,对国民经济总运行机制及子系统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

(3)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直接的,企业必须按国家政策办事,否则将寸步难行。 (三)金融市场环境

1.概念:是指资金筹集的场所。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本流动(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场所,其交易对象为货币借贷、票据承兑和贴现、有价证券的买卖、黄金和外汇买卖、办理国内外保险、生产资料的产权交换等。

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指有价证券市场,即股票和债券的改造和买卖市场。

财务管理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绪论讲授新课: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一、财务管理的概念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一)资金运动财务活动财务关系指企业实物商品资金运动和金融商品运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9au7kwtx9bpag891bi6tck19hq4z003f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