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北片 36.92% 9.09% 27.83% 河西南片 57.41% 14.66% 42.75%
3、 重视中考考试科目,轻视中考非考试科目
① 数学、语文、外语成绩较好,课时多;其它课成绩差,课时少。 ② 考试科目有专任教师,其它科目有兼代现象,农村尤为突出。 ③ 考试科目教师学历高,经验多,且专业,其它科目教师学历低,经验少,且不专业。 4、 班容量过大
5、 学生差异大,学困生关注不够,有的学生部分学科为个位数,不及格学生大有人在。 五、造成问题的原因: 1、 违背教学规律
① 办学条件落后,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设备,仪器配备不足,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供学生学习的课外资料、图片室、信息技术缺乏,好多理科实验不能开设,有条件的学校使用率很低,或者不使用。 ② 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民办转正、后取学历者过多,专业知识功底薄弱,文化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课改要求,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③ 教学理念落后,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发挥,学生被动学习状况没有得到改变。 ④ 薄弱学科课程不能按国家要求开设,农村绝大多数初中学校没有专职历史、生物、地理教师,课程实施质量不高。
16
2、 陈旧的观念,制约学校办学水平提高。 ① 把升学与育人分割。
② 关注少数优秀生学习风气不浓。 3、 规模轨制过大,是教学质量的屏障。
① 规模轨制过大,造成管理不到位,教学落实不到位,不利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师生的交流,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② 规模轨制过大,教师负担加重,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同时引出的低学历、低学力的青年教师引入使教学成绩整体下滑。
4、 教学管理功不能有效发挥。
① 校长深入教学实际中,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感悟性思考,事务型多,研究型少,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对教学有效指导。 ② 教学常规管理,依停留在对结果的检查和考评上,没有树立全过程教学观忽视对教学全过程的工作质量管理,没有过程就没有质量,细节决定成败。
③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系统、科学的评价办法,管理不能促进教师自我构建、反思和发展,对教师的评价随意性强,人为性强,内容单一,方法简单,不能极大的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5、 教法落后,教学效率不高。
① 教师对课堂缺乏深刻理解,不能驾驭教材,知识和技能目标不能实现
17
② 教师独霸课堂,讲的时间远远大于学的时间,不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 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④ 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我要讲哪些知识,学生应该记忆哪些知识,只关注书不关注人,缺乏兴趣培养。
⑤ 教师对有效的课堂资源缺乏整合,还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时代课容量小效率不高
6、 教研意识不强,教学研究流于形式。
① 学科教研活动仅停留在教学进度和习题讲座上,缺乏对课标的理解,对学生关注不够,集体教研有时间无内容,有形式无结果。 ② 学科教研对学生作业,练习题考评价值和功能研究不深入,随意性强,不能做到分层优化。
③ 教研课题选择“假、大、空”不能针对学校的实际问题和教师个人问题。
④ 学校对“校本教研”机制的建立,实施缺乏深层次研究,学校缺乏管理制度的支撑。
7、评卷过程中,评卷标准的把握也造成失分的一个原因。 总之,成败在课堂,在课改 A, 成在教师,败在管理 B, 成在求实,败在形式 C, 成在用心败在粗心
D, 成在结构优化,败在缺乏方法
18
E, 成在整体推进,败在孤单深入。 六、建议:
1、 认真反思,深化教学管理,狠抓过程落实。 2、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① 优化集体备课 ② 加强课题研究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提升,促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③ 积极开展案例分析,增强教师主体意识。 ④ 狠抓教师培训。
3、 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① 名校、先进校的模式学习和研究不断探索适合本校的发展的方向。
② 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③ 教师的备“教案”向备“学案”转变。
4、要体现人文关怀,让师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会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只要我们不断创新踏实苦干,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19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