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层螺旋CT(16排、64排)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文亮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8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66-01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Toshiba aquilion16、GE Light Speed VCT)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15名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三维重建,以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及其他改变。分析 15例受检者肺动脉主干至段肺动脉的显示率为100%,对亚段及5级肺动脉的显示率约70%。其直接征象:部分性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即轨道征;完全阻塞;间接征象为局限性肺纹理稀疏;“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梗死。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部位和血栓栓子的形态,因此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应当作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重建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血管性疾病。由于PE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与冠心病、心肌梗死、胸膜炎等疾病临床表现相仿,顾临床上发生漏诊率和误诊率普遍较高。近年来,随着CT技术发展和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安全可靠无创的诊断方法,不但对诊断中心性肺动脉栓塞十分有效,对周围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也很高。2009年6月—2011年4月份我们对15列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肺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并对PE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PE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肺动脉栓塞(PE)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5.68岁。15例患者均以胸闷、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8例有胸痛,4例咳嗽、咳痰,5例咯血,发作性晕厥1例,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者5例,同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肺栓塞三联症者3例。15例均经CT血管造影而确诊。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