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正确;C、没有确定溶液的状态,无法判定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故选C。
9.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溶质 悬浊液 氧化物 饱和溶液 Y 溶液 乳浊液 单质 不饱和溶液 Z 溶液 溶液 化合物 浓溶液
A.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是X、Y从属Z中,而X、Y之间的关系是并列。 【详解】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则溶质、溶剂、溶液符合关系,故A正确;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是并列关系,故B不正确; C、单质并不包含于化合物,故C不正确;
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B.B
C.C
D.D
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体积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可以随温度高低而改变,引起物质的体积改变。 考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11.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t1 60 t2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详解】
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乙混合后溶剂质量为200g,溶质质量为130g,最多只能溶解120g,属于饱和溶液,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甲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为60g,丙是t2℃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相等,故选项正确;
C、由题意可知乙恰好为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D、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达到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出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时的方法等。
12.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B.溶质的质量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l℃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 C.t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t2℃时,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 g 20%的甲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l℃均有固体析出时,都属于饱和溶液,tl℃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B、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
C、t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不能确定,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g溶质质量分
110g数为:×100%=22%的甲溶液,错误。故选A。
500g
14.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KCl 溶解度S/g KNO3 31.6 45.8 63.9 85.5 20 34.0 30 37.0 40 40.0 50 42.6
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
C.40℃时,10gKC1加入2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
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增大到37g,硝酸钾的溶解度从31.6g增大到45.8g,所以温度t1℃应在20~30℃之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所以10gKCl加入20g水中,有固体剩余,形成的是
该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错误,符合题意。
40.0g?100%?28.6% ,故
100g+40.0g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50℃时,30g 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是解题关键。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S)
×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 考点:溶解度曲线。
16.如图是KNO3、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