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短跑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曾小平 人数: 55 授课班级:初二 教学 短跑:学习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内容 术 知识传 授目标 教 学 目 标 能力培 养目标 情感教 育目标 教材 重点 分析 难点 课的结构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1.慢跑:400×2 2.游戏: “报数追拍” 3.专门性准备活动 课型 实践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起跑和加速跑的动作技术。 2. 掌握短跑中快速度启动的时间概念。 1. 培养学生示范讲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发展加速跑的能力 加速跑的跑姿 课的内容 时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3′ ︱ 5′ 1、 体育委员整队、清查并报告人一、组织:如下图 数 2、 师生问好 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 * * * * * * Δ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静、齐 3、 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及要求 * * * * * * * 2、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见习生随堂听课 1、学生成-路纵队绕田径场跑进。 2、游戏方法如下图: 练习队形: xxxxxxxxx xxxxxxxxx 0 1 5′ 3′ 10′ 小 ︱ 中 教师示范领做,学生听口令统一练习: ①弓步压腿: 4 ×8拍 ×8拍 ②仆步压腿: 4 ③体前屈握踝压腿: 4×8拍 ④弓步后踩压踵: 4×8 拍 ⑤原地连续跳踢摆腿: 4×8拍 ⑥原地转髋练习: 4×8拍 3
(一)跑的专门性练习: 高抬腿跑技术要求: “抬平蹬直,立腰送髋” 基 2、学习后蹬跑技术: 本 学习后蹬跑的意义: 教学形式:分组不轮换 练习队形:xxxxxxxxx 0 xxxxx xxxxx 2、原地高抬腿跑练习:30次×2组 进行间高抬腿跑练习: 20米×2—4组 xxxxx 1 2 5 ︱ 6 ︱ 6 55 ︱ 58 中 ︱ 大 1、复习小步跑、高抬腿跑技术: xxxxxxxxx 1、行进间小步跑练习:20米×2—4组 轮换练习,互相观看,纠正技术动作。 ︱ 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 xxxxx 及膝踝缓冲技巧,提高后蹬能力,义: 分 加大步长。 与高抬腿跑比较: 高抬腿跑:以高抬大腿为主。 支撑后蹬跑讲解两者的区别。 3、蹬、摆练习: 部 送髋技术,发展腿部(蹬摆)力量1、都是示范讲解后蹬跑技术及学习意 2、教师通过支撑高抬腿跑逐渐过渡到 ①原地做“蹬跳”类似跳远的“腾空步 后蹬跑:突出后蹬与前摆,充分蹬练习: 伸,体前移为主,其特点是跳着跑。 ②上一步“蹬跳”练习:。 (重心在体前) 后蹬跑技术要领: 4、节奏跑跳练习: ①行进间一步节奏跳: xxxxx 上体稍前倾,两臂协调摆,折 xxxxx 着地用前掌,膝踝要缓冲。 幅) 技术要求: 技术,增强腿部力量。 xxxxx xxxxx 叠前摆要送髋,下压后蹬要充分,要求:蹬伸起跳成“腾空步”,体会蹬 (前抬平,后蹬直,髋前送,大步 ②行进间一步节奏跑: 要求:后蹬角较小,力量向前,重心平 强调摆动腿的带髋前摆,膝稳 关节向前领先,以及快速伸膝和以技术要点: 大幅度的蹠屈动作蹬离地面。 奏要明显,步幅大重心要平稳。 5、由高抬腿跑过渡到后蹬跑: xxxxx xxxxx 摆力(包括两臂的摆动)也加大。 6、慢速行进间后蹬跑: xxxxx xxxxx 摆腿带髋蹬伸要充分,摆臂有力节5 过渡方法:上体前倾加大,后蹬力和前 速跑技术: 1、任务: ①起跑的任务: 性及任务: 例举人推板车的力学分析说明起跑的 1 ︱ 2 5 ︱ 55 ︱ 58 中 ︱ 大 (二)学习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加教师讲解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重要 获得向前动力,使身体迅速摆技术关键。 脱静止状态,为加速跑创造有利条 件。 基 ②起跑后加速跑的任务: 从后腿蹬高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本 的一个跑段。 部 间内获得高速。 分 2、起跑技术关键: 迅速前摆。 3、技术要点: ①快速有力地蹬离起跑器。 动和后腿带髋前摆。 合理的后蹬角度。 身体较大幅度的前移。 4、起跑器的安装方法: ①接近式: 中间间隔15厘米 ②普通式: 肌肉快速反应力练习: 迅速跑出: 出: 蹬摆两臂的摆动动作: 教师示范讲解起跑器的安装并说明优缺点。 练习“各就位”、“预备”动作: 位所处的正确位置和动作要点。 蹲踞式起跑20—30米: 建立起跑时蹬摆协调配合,培养听觉和 ①两脚平行站立,身体前倒至最大限度 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的时②背向站、坐地等听口令迅速跑③站立式起跑,听信号迅速做出两腿的 重心前移,两脚用力蹬离起跑器, ②两臂快速、有力、大幅度前后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各口令时身体各部 要求:两臂摆动迅速有力,两腿用力蹬 起跑器,蹬摆方向正确,保持较在身体6 5 6 胶皮带阻力起跑: 距离起跑线一脚长 40—45厘米;前倾,不应有跳跃或停顿现象。 第一脚长40-45厘米;中间间隔15 要求: 米 ③拉长式: 第一脚长 40-45厘米; 第二脚长 70-80厘米 5、学习蹲踞式起跑: ①“各就位” ②“预备” ③鸣枪 ①加速跑强调上体前倾,摆臂摆腿积极,快速有力。 ②要求加速跑时,前1—6步低头猫 中跑。 厘米 第二脚离起跑线70—80厘体会上体前倾和积极蹬摆的动作要求。 腰跑,7—13步上体逐步抬起过渡到途︱
易儿犯错误: 不上力。 6、起跑后加速跑: 技术要点: 起上体。 ②逐渐加大步长。 ③逐渐加大后蹬的角度。 ④逐渐增快速度。 基 本 部 分 拢至中线。 技术要求: 动快速有力。 疾跑前几步特点: 脚掌不能压紧起跑器,蹬起跑器用②要求加速跑时,前1—6步低头猫腰 跑,7—13步上体逐步抬起过渡到途中 跑。 8、蹲踞式起跑40—60米 要求: 6 ︱ 8 ①保持较大幅度的前倾,并逐渐抬 疾跑时,随步长加大上体逐渐抬起,足 ⑤逐渐由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合迹逐渐成一直线。 前抬膝、快后蹬、上体前倾启中学教法提示: ①中学生班级人数多,不要一个个讲解 练习,可一组(10—12人)或几个组 上体前倾较大,两臂积极用力地前同时听口令练习,向不同方向跑出。 后摆动,两腿交替用力向后下方蹬 地,第一步不宜过大,一般落在起 跑线前一脚到一脚半的地方,第二②挖起跑穴教学、课后及时填平起跑步距第一步约三至四脚半长,以后穴。 逐渐以半脚长递增至途中跑的正常步幅。 易犯错误: ①前几步步幅过大,上体抬起过早。 ②上臂摆动幅度小,大腿前摆低。 弯道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技术: ①为便于加速,起跑开始一段应尽可能沿直线跑进,弯道起跑器的安装应在分道的右侧,正对左侧分道线的切点方向。 ②加速段,身体抬起较早,以利转入弯道时,在继续加速时保持身体平衡。 组织:二列横队站立 * * * * * * * 结 一、放松活动 束 自编:略 部 二、课堂小结 分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安排收归器材 五、下课、师生道别 设计练 习密度 山峰型 数 * * * * * * * Δ 教法:师生同乐 要求:全身放松、心情愉快 4 ︱ 6 中 ︱ 小 设计强度指 适中 课后练习 起跑动作的练习30次, 30米加速跑10组 课后纪录 优
初中短跑教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