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 (2015.6)

清潭实验小学 陈青琴

一、 研究的理论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它把人类的智能分为九个范畴的内容: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什么是语言智能呢?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次内涵等方面的能力。

语言智能的核心就是语言的口头运用能力、语言的记忆潜力和语言的解释能力。

数学逻辑智能中的能力包括有识别抽象图形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发现联系及关系能力、进行复杂的计算能力、科学推理能力。

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借语言智能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智能。

二、 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其实对学生进行规范数学语言训练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通过规范的语言,才能让学生善说爱说。通过哪些途径学习规范的语言呢?(结合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谈一谈我们低年级老师的所想所做) (一)教会语言表达策略,让学生“能”说 1. 计算教学,算理表述要有条有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计算教学的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还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学生通过这样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前后连贯地叙述计算的算理和过程,逐渐达到运算技能的自动化阶段,不仅使他们获得运算的速度和较高的正确率,而且充分运用语言表达准确的表述自己的思维,优化了自己的思维程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上计算教学内容: 1~5的加减法 0的加减法 6~10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0加几及相应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年级下计算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内容包括:

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得数为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计算教学中,基本要求:口算,笔算 高位要求:估算、简算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如:

图片上的第5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这是学生第一次做“不计算,比一比,找出得数小的算式。”它的解题方法能为以后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石。为了不影响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有的老师会直接让学生算一算后进行比较。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把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循序渐进,相信学生的能力,尝试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解题方法。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判断呢?第一步:先观察。2+6,2+4,2+7都有一个2,圈出相同的数。第二步:逻辑推理。4比6小,所以2+4的得数也比8小。第三步:整合数学语言。“因为都有一个2,4比6小,所以得数也比8小。”第四步:把后面两题用类似的方法说一说,练一练。整个过程虽然花了老师较长的教学时间,但是它为大多数学生找到了比一比的方法,提升了思维的能动性与主动性。(举例,视频) 在第二册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计算”的题目。 2.实际问题教学,思路表述要完整清晰

实际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练的教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解决实际问题,图画式应用题依次过渡到表格式应用题,图文结合应用题。

(1)从情境图中学会叙述完整的三句话

学生在刚学习加减法含义时,学生叙述图意时往往是零散地说出图中的信息, 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如有“3只小猫”,这样的叙述不够完整,不利于学生 理解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三句话。 在一图二式,一图四式中,要求会说三句话。(举例,视频)

(2)理解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 一年级的“图画问题”教学是文字教学的基础,处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阶段, 教学关键在于教学生领会实际问题的结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学生只有具备 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 应用意识,同时在一年级学生中养成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能力了为以的后 解决复杂生活问题奠定基础。在刚教学图画问题时,让学生叙述图意,由于受前面 学习的影响,学生是直接说出 三句话,把问题的结果一同叙述出来。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并叙述知道了什么条件和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举例)

(3)明晰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策略

数量关系是把数学问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 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 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一年级学生解答 问题,常常依赖于生活经验,比如见“飞来”、“一共”就用加法, “飞走”“还剩”就用减法。这说明学生还没弄清问题和条件的真正关系, 没有理清数量关系,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这种形式化的解题,是不利于 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事理中所隐含 的数学原理,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举例,视频)

3.概念教学,语言表述要准确严谨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学生在对某个概念抽象概括时,将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把非本质性剔除,抓住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并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述。学生语言表达是否严密,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程度。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在教学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概念时,如何让学生正确地表述“小数的末尾”是这个概念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首先安排了—组比较长度单位的直观图,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直尺直观的感知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且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2015.6)清潭实验小学陈青琴一、研究的理论背景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它把人类的智能分为九个范畴的内容: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0g16gmfj7yqpo85se79mzf00wrvr00iy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