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2.(2017·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中,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3.(2024·赤峰)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24·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5.(2024·岳阳)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6.(2024·眉山)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酒精 煤油 冰 4.2×10 2.4×10 2.1×10 2.1×10 3333铁 铜 干泥土 水银 0.46×10 0.39×10 0.54×10 0.14×10 3333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7.(2024·随州)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8.(2024·广东)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
9.(2024·自贡)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需要对它进行冷却.人们常常选用“水”作冷却液,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的热量后,水的内能________.
10.(2024·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甲所示),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乙是250 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c牛奶=4.2×103 J/(kg·℃)]
11.(2024·青岛)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12.(2024·襄阳)张军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烧杯号 物质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t/min 1 水 300 20 30 12.3 2 水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1)本实验中,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2)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有关.
13.(2024·聊城)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 ℃的冰块,其内能为零
14.(2024·武汉)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向外凸,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会加剧 B.内能会增大 C.质量不变 D.压强会减小
15.(2017·广州)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16.(2024·重庆)小薇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为0.5 kg,初温为58 ℃,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8 ℃,则当地大气压比一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填“高”或“低”),本实验中水加热至沸腾至少吸热________J.[已知c水=4.2×103 J/(kg·℃)]
17.(2017·烟台)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 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这种液体在0~15 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
18.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 g的铅块加热到98 ℃,再投入到80 g、12 ℃的水中,混合后最终水的温度为18 ℃.若不计热损失,[c水=4.2×103 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答案
基础得分训练
1.A 2.D 3.C 4.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 5.B 6.内 做功 热传递 7.D 8.B 9.8.2×107 导学提分训练 例1 C
【变式训练1】 GK 例2 4.2×104 不变 【变式训练2】 20
【变式训练3】 小于 4.2×103 例3 80 实验突破
①质量 ②相同 ③弱 ④强 ⑤Δt2,Δt1
例4 (1)天平 温度计 (2)相同规格 相同 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 (3)水 (4)水 大于 (5)控制变量法 不能
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6)2.1×103 (7)2.1×104 0.7 (8)比热容 凝固点
课后提分训练
1.A 2.A 3.D 4.D 5.C 6.C 7.C 8.原子 扩散 引 9.比热容 增加 10.热传递 2.1×104 11.7∶4
12.(1)加热时间 (2)不同物质 (3)质量 13.C 14.D 15.B 16.低 8.4×104 17.甲 2.1×103 4.2×104
18.(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水)=4.2×103 J/(kg·℃)×0.08 kg×(18 ℃-12 ℃)=2.016×103 J (2)因为不计热损失,所以铅块放出的热量Q放=Q吸=2.016×103 J
则铅的比热容:c铅=Q放,m铅(t0-t)=2.016×103 J,0.2 kg×(98 ℃-18 ℃)=0.126×103 J/(kg·℃)
第6讲 内能的利用
热值
1.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B.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零
C.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比计算值小
D.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2.(2017·临夏)2016年8月,我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卫星,为了纪念墨子,这颗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发射卫星的火箭常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低的沸点 D.较高的热值
热机 能量转化与守恒
3.(2024·滨州)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4.世界上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至今用不上电.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设计制作了一种发电足球,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部装置能够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来点亮LED灯,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A.动能→电能→化学能→光能 B.电能→动能→化学能→光能 C.动能→电能→光能→化学能 D.电能→动能→光能→化学能
5.(2017·内江)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____.除此之外,能量的转化还存在一定的________性.
热效率
6.(2017·枣庄)如图是某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