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① 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负责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② 参照《二级妇幼保健院建筑标准》,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③ 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并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④ 每年召开1—2次会议,认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到紧急问题随时召开,要有会议记录。
2、医院感染与疾病控制管理制度
(1)各科在医院感染办的指导下,如发现科室感染病例时,组织有关人员(主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 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或上报相关部门。
(3)经调查证实医院感染流行后,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区、市卫生局)。
(4)如确定医院感染爆发时,应在24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6)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的控制措施立即查找原因,协助调查。
(7) 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3、医院消毒灭菌制度
① 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② 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③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用采取先去污,再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④ 感染病人用后的医疗用品应采取先消毒,再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⑤ 凡耐热耐湿物品,灭菌应首选物理灭菌法。 ⑥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等。
⑦ 凡不能使用物理法消毒、灭菌的物品应选用化学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⑧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瓶、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瓶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未消毒,干燥保存。
(9) 物品灭菌前,包装内外均应放置灭菌效果指标卡和“3M”胶带。凡灭菌效果不可靠的物品,均应重新灭菌。
4、 消毒隔离制度
① 医务人员必须遵消毒隔离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② 医务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
③ 进行近距离操作时,必须戴12层以上棉纱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④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医办室等诊室每天消毒1—2次,做到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
⑤ 治疗室、医办室、走廊、卫生间拖布应分开使用,各有标志,使用后应清洗干净,消毒后再晾干。 ⑥ 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隔离处理工作。 ⑦ 对病人接触过或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⑧ 治疗室、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操作时载口罩,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污物和污敷分放污物桶内,每日倾倒并清洁污物桶一次。破伤风杆菌、绿脓杆菌等特殊细菌感染的病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