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具论工具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即把美术当作教育工具,认为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工具论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并以分析儿童的成长特征为评量的范围。 工具论的这种观点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了解杜威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工具论。 一工具论的教育思想基础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 杜威,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工具主义或实验主义。 在杜威看来,无论是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而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且能促进个人生长,因此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因而要把学校变成一种有控制的特殊社会情境,把课堂变为儿童活动的乐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指导儿童参加诸如手工作业、现场参观、表演节目、盖房子、测画图等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由观察、接触、操作、实习而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获得有用经验,即从做中学。 杜威摒弃了分科教材,反对传授各科知识,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在杜威的教育观中,儿童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强调,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杜威曾经指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教育之所在。
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知识都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所以服务于生长的各种要素,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儿童的自我实现。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思想基调。 工具论者把美术教育当作儿童自然发展的工具,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儿童自然发展;美术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本性,教师不应有过多的参与或指导,在美术课堂上,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美术活动;在教学计划中,美术可以与别的科目相结合,很多情况下成了服务于其他科目的附庸。 工具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里德和维克多·罗恩菲德。 二里德的美术教育观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他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并有不同表现类型依思考、感情、感觉、直觉,将儿童分为八种表现类型,美术教学应该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 里德对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看得很高,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 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溯源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 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 这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 里德认为人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类的心理类型是高度相关的。 依据容格的观点,他把人类心理分为思考型、感情型、感觉型、直觉型,而每个类型有内向、外向之分。 这样,人类心理共有八种基本类型。 里德认为,这八种基本心理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美的表
现形式。 以现代艺术为例思考型——写实派;感情型——超写实派;感觉型——表现派;直觉型——构成派。 心理型中有内向与外向之分,相当于艺术型中的主观与客观之分。 具体到儿童艺术,里德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表现类型。 它们是有组织的、拟情的、节奏的模式、构造的形式、列举的、表现派的、装饰的和想象的,共八种。 这八种儿童艺术表现类型受到儿童特定的人格类型影响,相当于儿童不同的心理倾向外向思考型——列举的,内向思考型——有组织的;外向感情型——装饰的,内向感情型——想象的;外向感觉型——拟情的,内向感觉型——表现派的触觉的;外向直觉型——拟情的,内向直觉型——构成的形式。 由于艺术类型与心理倾向之间这种依存关系的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具有型的态度而立于承认各种类型的地位,依照儿童天赋的气质予以鼓励和指导。 儿童美术不仅受儿童特定人格类型的影响,也受由潜意识而来的一系列原生印象或原型的影响。 根据里德的观点,儿童美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作为残迹遗留在人类意识中的一种原形功能。 原型最常显现的是魔环主题,包括一切同心圆、有一个中心的圆型或方型以及所有辐射状或球状的排列,如花、十字、轮状、曼陀罗等。 这些符号自然反复地出现在各种文化背景的儿童画中,从而为人类的共同人性提供了佐证。 仿效进步主义的观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法建议。 他指出,课程不应视为各科的总汇。 在中学阶段一如在小学阶段一样,应该是创造性活动的场所,而教学只是为了达
到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不可免时或有助力时才实施。 如果在幼儿阶段,这些活动可称为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称为设计,然后在中学阶段合而为建设性课业。 〔1〕艺术应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课程应采用统整模式。 学校是实习工场,符合美学标准。 而教师,则应该是将个体引入环境的中介,他应该了解涵容学生。 里德的这些看法,与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是一致的。 三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观维克多·罗恩菲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宾州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 他综合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一套颇有影响的美术教育观,成为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物。 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 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是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11是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是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罗恩菲德认为,这些阶段是来自遗传的知觉程序自然展开的结果。 一个个阶段的发展,就象一个个遗传程式的展开一样。 虽然各
个儿童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速度,但整体的形式和步骤却是相似的。 儿童需经过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既然这些阶段是自然发展的,因而教师对儿童美术的学习就不该予以干涉。 不要试图教儿童怎样绘画,而应该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儿童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 罗恩菲德把儿童的创作看作是他们感情、智慧、生理、知觉、社会性、美感及创造性的反映。 从儿童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长情况。 如,当儿童喜爱某人物时,就会在作品中作特别的强调和夸张;当他们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作品中就会有表现群体的活动出现。 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而创作过程对儿童整体发展最为重要,因而,罗恩菲德强调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明确指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制作过程而非完成品。 在 说明儿童美术的特征时,罗恩菲德特别提出了知觉的视觉模式和触觉模式这组概念。 罗恩菲德认为,知觉有两种反应模式——视觉型和触觉型。 视觉型是一种客观类型。 视觉型的个人喜爱环境,是世界的旁观者。 他们在画面中咨询自然,其绘画倾向于具象的写实。 而触觉型是一种主观类型。 触觉型的个人是世界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他们专注于主观经验的阐释,其绘画倾向于高度主观的表现。 当儿童成长时,大部分人约70%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去面对世界约47%的人倾向于视觉型,23%的人倾向于触觉型。 〔2〕罗恩菲德认为知觉特征的不同是由遗传而来的,因此,不要指望视觉型的儿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