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说说自己的属相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15课 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
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第16课 小小手
教学目标:
1、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4、握描画手形的方法,并用想象、添画的方法把手形变为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手形。
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小小手,你能描述一下手的样子吗 1、从人文角度认识手。
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没有他可不行,你用手来做些什么? 2、灵活手指,为下一步的描画手形做准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手,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操,好吗? 二、观察手形,体会乐趣。
音乐停下来,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在幻灯下展示他的手形 还有小朋友想来展示自己的手形吗? 三、掌握描画手形的方法。
刚刚我们都只看到手的影子,觉得还不过瘾,让我们把有趣的手形画下来,好不好?你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来画手形呢?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画,其余小朋友在下面完成。
四、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画完了的小朋友请把你的画举起来。看看自己的,也看看周围同学的。 请小朋友们相互看一看、说一说,观察一下,你画的手形像什么?
将一个小朋友的画拿到实物投影仪下。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它有点想什么?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添画他所想象的。(师生共同添画)
其他的小朋友觉得还有要完善的地方吗?小朋友们自由说并且上台添画。 五、变换角度让学生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出示相同的五个手形,请小朋友上台想象添画。很不错,老师现在要变换它的角度,(课件出示)现在你能想到哪些好朋友呢?
六、欣赏别人的画,从中获取灵感。
老师这里还有其他班小朋友请来的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看一看?欣赏学生作业。 七、学生创作。
小朋友们再看看自己的画,变换角度再看一看,赶快把你的好朋友请来吧。学生自由创作。
第17课 看医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消除学生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导入:老师从昨天开始有点不舒服,头痛,嗓子也有点疼,怎么办啊,请来给老师出个主意。(看大夫)
2、提问并回忆当时的情景:你们看过大夫吗?当时是什么样的?谁来表演一下?(注意辅导学生的表情和动作)
3、小结:看病的时候大夫的表情是耐心和蔼的,小朋友是紧张而且身体不舒服,亲人是担心的表情。今天,还有一个小朋友去看大夫了,咱们一起去看一看他,好不好?
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欣赏P24---25小朋友的画。
提问:小朋友是怎么了?大夫在给他怎么治?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小结:小朋友神态略为紧张的躺在床上,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了虫牙,医生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治疗,护士阿姨则笑眯眯地托着器械站在旁边。画面医院的场景的主色调为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2、比一比。
比一比P25的画和原画有什么不同?
(原画:主体突出,人物特征鲜明,色彩明快,画面内容丰富,气氛温馨. 对比一:背景单一,缺少环境烘托气氛。 对比二:色彩压抑,不美观。 对比三:主次混淆,主体不突出,画面缺乏表现力。)
3、想一想:你准备画看大夫过程中的哪一个片断,怎么表现呢?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第18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第19课 折纸动物
教学目的: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最新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