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培训与考试(教学人员·中级)辅导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部分 初级与中级教材的比较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郑良栋

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已经展开了对教师的中级培训。本文从编写特点及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对初级教材与中级教材(高教版)做了系统对比分析。笔者有幸作为培训教师参与了初级培训和高教版中级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发现中级与初级教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

一、两本教材的编写特点

两本教材都以开展活动组织教学内容,中级教材的编写秉承了初级教材编写的思路及特点。

1 .从教学需求出发,依据成人参与性比较强的特点,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初级教材以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成果为主线,中级教材要求完成一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成果,以及一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简案。同样是完成教学设计成果,但是在内容与要求上与初级教材是不一样的。

2 .两本教材都以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Blend-ing learning 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比如,每个主题活动都融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与学员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体验中学习;活动设计丰富多样,在学员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理论、技术与方法。

4 .两本教材都是采用“文字教材+ 配套光盘+网络培训平台”的“三维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

5 .两本教材都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特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学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同时结合成人培训的特点,关注总结性评价。

6.除了以上共同点外,中级教材还有以下特点:

更加强调通过案例帮助学员进行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解与分析,案例分析更直观、到位,并配有相应的说明。同时,配上其他辅助的案例,学员很容易掌握教学内容。

二、初级教材与中级教材在理论、技术、方法方面的对比分析 虽然两本教材的思路及特点一致,但中级教材是在初级教材基础上的自然衔接与递进,内容与难度都不同。初级培训的对象是全国中小学一线教师,主要让学员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学习大量优秀案例,让学员体会与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主要以收集和加工素材资源的基本操作为主,以PowerPoint为开发整合工具,制作一个与选定任务的教学设计方案相配套的演示型教学课件。

中级培训面向的对象是已达到或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水平考试的一线教师。因此,其培训的内容是建立在初级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的,是对初级内容的深化。收集与加工素材资源是以FrontPage 为开发整合工具,完成与教学设计方案相匹配的辅助教或学的网页课件。

下面我们从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对初级与中级教材做一个比较。

1 .两本教材都是以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成果作为主线,但是在掌握的难度与深度上有所不同。

(1)教学设计方案部分

由于初级培训的对象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大部分人对教育技术不是很了解,

- 21 - / 34

并且全国各地教师水平发展不一,因此,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在广大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大量优秀教学案例,对理论知识做初步的了解与理解。例如,对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要求不高。通过了解教学过程的基础知识,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够设计与选题相一致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不要求学员深入掌握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选择的方法等内容。在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方面,只介绍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及编写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至于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编写并没有做深入的讲解;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的方法没有做过多的阐述;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只是概念层面的讲解,至于各种策略适应于什么样的条件,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关系等方面也没有说明。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是在一个主题中完成,相比于中级培训,时间要短些。初级教材对教学设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法没有做深入要求,这与初级培训大纲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中级教材面向的对象是已达到或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水平考试的一线教师。由于他们经过初级培训后,具有一定基础,因此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两个主题来完成。尽管如此,培训还是建立在学习大量优秀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来讲解这部分内容。这样,教师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并能够通过学习马上运用到教学中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引入了教学前期分析的概念,并对教学前期分析的作用做了介绍;教学目标的分析不仅介绍了加涅、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设置的意义,而且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及表达的方法;不但分析了影响学习者特征的主要内容,还说明了分析学习者主要特征因素的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在初级中只有极小部分的内容,中级教材则用一个主题来论述。

(2) 教学实施与评价部分

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级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教学实施的内容,对教学评价也是通过一系列评价量表及案例,让学员了解教学设计及其成果的常用评价方法。中级教材中不仅要求学员掌握常用教学过程组织形式,而且要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对教学评价的内容,要求在初级的基础上,学员能够掌握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常用方法,并能够利用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

(3)新理论的阐述

中级教材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等新理论做了论述,而这些内容在初级教材中是没有涉及到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中级教材的理论性更强、更系统,但是这些枯燥的理论内容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来支撑、引导的,因此学员很容易接受。

2 . 中级教材中的技术内容比初级教材更丰富、更新颖。

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效益的手段与工具。初级教材中完成的与教学设计方案相匹配的教学资源是用PowerPoint工具合成的教学演示型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加工也是利用非常简单的工具软件。比如,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对图片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素材的收集只涉及到搜索引擎的简单使用,以及用PrtSc键进行抓图等操作。中级教材在初级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多种搜集资源的方法收集所需的教学资源素材,能运用各种音频、视频、图片加工工具对各类资源素材进行比较复杂的加工与处理。比如,利用Snagit 工具获取资源、用迅雷工具下载流媒体、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用Cooledit 处理

- 22 - / 34

音频、用豪杰超级解霸处理视频等。资源的收集与加工的手段更加丰富,技术更加新颖,学员学后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搜集与处理需要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利用FrontPage 网页合成工具制作与教学设计方案相匹配的网页课件。

3 . 中级教材充分展示了各种新方法。

中级教材充分展示了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各种新方法。思维导图由于能够直观、有层次地显示出篇章的组织结构、连接方式,以及一些重要的观点及事实证据,有利于理解与表达,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在中级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活动,让学员利用思

维导图工具(Freemind工具)表达各自的观点。

目前,网络上Blog的使用是很广泛的,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与他人分享、交流。在中级教材中,利用Blog进行学习反思,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新方法。

行动研究法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种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中级教材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学员理解行动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及其特点,对缺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刘雍潜.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中级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2]何克抗, 刘雍潜.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初级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 23 - / 34

第五部分 考试大纲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教学人员中级考试大纲(送审稿)

2008年2月21日 目 录

总体要求 ................................................... - 25 - 考试内容 ................................................... - 25 -

基本知识 ............................................... - 26 -

一、教育技术 ........................................ - 26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 26 - 三、研究性学习 ...................................... - 26 -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 26 - 教学方案设计 ........................................... - 26 -

一、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环节 .......................... - 26 -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 - 27 - 资源准备 ............................................... - 27 -

一、数字教学资源格式 ................................ - 27 -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管理 ................ - 27 - 三、网页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 - 28 - 教学实施 ............................................... - 29 -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 .................................. - 29 -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交流 .......................... - 29 -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 - 29 - 教学评价 ............................................... - 29 -

一、教学评价基本知识 ................................ - 29 - 二、教学评价的设计 .................................. - 30 - 三、教学评价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 30 -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ational Teacher’s Skill Test of Appli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简称NTE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推出,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应,NTET分为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大类,教学人员水平考试又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本

- 24 - / 34

大纲适用于教学人员(中级)。

总体要求

NTET教学人员中级考试在与初级考试紧密衔接的基础上,在考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适当提高与发展;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了教育技术特色,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中级考试不对信息技术能力做过高的要求,重点在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总体来讲,具备中级教育技术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应达到如下要求:

1. 进一步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加强在学科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意

识。

2.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能够结合案例,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的常见问题;掌握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3. 进一步理解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相关方法,包括教

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选择与处理、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评价等。

4. 能够围绕一个教学环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主题,完成信息技术与学

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

5.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环节,并能掌握研究性学习教学设

计方案的设计方法。

6. 能够综合运用文本、图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以演

示文稿、网页等形式呈现教学资源。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管理的方法。

7. 能够初步运用常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和学科工具软件。 8. 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与分析;掌握对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的方法。 9. 初步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基本知识、教学方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五部分,对教育技术的知识以及教学环节中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 25 - / 34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培训与考试(教学人员·中级)辅导资料

第四部分初级与中级教材的比较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郑良栋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已经展开了对教师的中级培训。本文从编写特点及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对初级教材与中级教材(高教版)做了系统对比分析。笔者有幸作为培训教师参与了初级培训和高教版中级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发现中级与初级教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一、两本教材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beia5kmib2r4yi9c8hj79c964hjzq00ld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