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温里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温里剂

温里剂又称温阳剂或祛寒剂,重点是对阴寒证候而成立的治法,本法是通过温阳达到寒除而阳气恢复的方法。本法即八法中之“温法”。 “寒者热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等,为本法立论依据。 寒证有表里之分,表寒宜温散,属解表剂,本章为治里寒证而设。 一、含义

凡是利用温热药为组成的方剂具有温里回阳等作用,用于治疗一切里寒证者统称为温里剂。 寒证的成因

1. 禀赋虚弱素体阳虚——脾肾阳虚

2.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失健运,不能化生精微充养周身,而人体机能下降。 3. 久病体虚,失治误治,如汗下清解太过,阳气外泄。 4. 外感 寒邪直接入里,停留一脏腑经脉,阳气不得温运。(如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总之,病虽多,总不外乎寒自内生或寒从外来。 二、作用

温里法具有温中散寒(脾胃),回阳救逆(脾肾),温经散寒(肝肾),扶阳抑阴等作用。 三、运用 表寒——外感风寒其邪在表——辛温解表(属解表剂) 寒证的范围 里寒——寒从内生或寒在内脏及寒邪入里——温里

所以三法适用于里寒证,即适用于一切阴寒证或虚寒证及慢性杂病没热者等。

寒病表现——衰弱寒冷,功能减退,缺乏生机——出现畏寒、厥逆、寒傈口鼻气冷,腹中冷痛,冷肝自出、呕吐泻痢,下利清谷,脉微细迟等。

寒证在临床比较多见,所以温里剂应用较为广泛,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在人体既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便说明温法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

1. 温里剂运用广泛,但必须确系阳气衰 微,阴寒内盛的证候,方可运用,应明辨寒热真假,勿

为假象所迷惑(如真热假寒,热深厥深,服之无益,如火上加油。系真寒假热,不用温里法,误作热证则无凝雪上加霜)。

2. 寒证多虚,治疗时当查其虚而配以补益剂合用(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每多加人参大补元气,

加强回阳救逆之功)。

3. 明辨寒邪所在部位,在表者宜辛温解表,不属本章方剂治疗范围。

4. 注意用量须因人而施,平素火旺,失血,伤阴之体,即有寒证须用温里剂时,亦宜少量。 5. 注意发病季节,掌握剂量。 6. 热证阴虚证,真热假寒证忌用。

7. 本类方剂用大剂量时少佐和阴药(如芍药)或热药冷服。

附:简述三阴肝脾肾三者关系。

太阴——脾土湿——制水(升降枢纽,生化之源,培肝) 少阴——肾水寒——命火生土,肾水涵木。 厥阴——肝木风——水生土培, 五、类型

(五脏六腑均有,重点是足三阴)

寒病种类很多,加上脏腑之间关系密切,根据足三阴特点,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种: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第一节 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法,重点对中焦脾胃虚寒证而设,即太阴之为病也,脾胃属土主湿,居中州,职司运化,升降枢纽。 升降反作——呕吐泻痢(太阴多寒证) 不能运化——气血两虚(太阴多虚证) 寒温困脾——肢体倦怠(太阴虚寒多挟湿)

故中焦虚寒,实也是脾胃虚寒。 因此温中祛寒,实际上是“温阳”“补虚”“祛湿”三法合用,代表方理中丸等。

理中丸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温中祛寒,主治脾胃 虚寒证。

二、病理

脾主升清——脾能升故不腹痛下利 正常不病 脾胃正常功能 胃主降浊——胃能降故不恶心呕吐

中焦虚寒(太阴病)成因: 胃阳旺盛——从热化——实则阳旺 外感表邪 失治——循经入里 入里 传经 误治——汗下清解太过 脾阳不足——从寒化——虚则太阴 直中:体质素差,素体阳虚,中邪则长驱直入而出现太阴病。 杂病:久病,饮食劳倦,伤及中阳,中阳不振,寒从内生。 太阴病的性质——里虚寒湿 本方主治太阴病(中虚寒湿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主治症状大体分以下几个方面: 1. 脾陷不升——腹痛下利 中焦虚寒,脾胃不运 升降反作,运化失职——腹部胀满 胃逆不降——呕吐不食

这里的腹胀满与最明腑实证有别:

实则阳明——实热醒满痛灼热拒按便秘。 虚则太阴——湿寒柔软,喜暖喜按呕吐下利。 霍乱——肠胃功能紊乱,霍然而作,挥霍燎乱。

有寒热之分 热霍乱——夏令暑湿秽浊——内热炽盛 寒霍乱——寒湿壅滞中焦——寒湿困阻清浊不分,升降反作。

2.阳虚失血——脾主统血,血寒凝瘀,泛溢出血。 “阴在内阳之守也”,脾胃虚寒——寒凝血瘀——脾虚失统。

胃逆不降——吐血衄血,脾陷不升——便血崩漏,此阳虚阴必走也。 3.

脾湿不运(清阳不升) 病后喜唾涎或水 寒湿困中 导致 寒湿壅阴发为胸痹(胸阳不足,气机不畅,寒湿痹阻) 浊阴上逆 脾胃虚寒 中虚不能养阴 土不培木 小儿慢惊、霍乱、转筋。 导致木郁风动 综上所述,各种病证总系脾虚失运,寒湿困阻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归纳如下: 胃逆不降——呕吐不食 中焦虚寒湿升降反作 腹满腹痛或为胸痹 脾逆不升——腹痛下利 中焦虚寒脾胃不运寒湿困阻中焦不运,脾虚失统——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即“阳 (形成中焦虚寒湿证) 虚阴必走”之意。 中焦寒湿,土不培木——木郁风动,小儿慢惊霍乱转筋。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之起,因为中虚寒)

三、治法

补中益气(补气),温中祛寒(温中),燥湿健脾(燥湿)。

病属中焦虚寒湿证,脾喜燥而恶湿,湿从寒化,寒从虚生,所以重点在于虚,非补虚,则脾胃功能不能恢复,非温则中焦寒湿不化,故用上法治疗。

四、方药

本方主治太阴脾胃虚寒湿证,虚是病本,寒由虚致,故非补则虚证不去,非温则寒湿不除。 人参甘温入脾胃——补中益气强壮脾胃为主。 《本草经疏》“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所以用参大补其中土。中虚则功能减退,功能即是阳气活动,脾虚阳衰,由虚而致寒,寒者热之,非热药不能扶阳祛寒,寒湿非温则不化,故配伍大辛大热之干姜,温中祛寒而扶阳气。

干姜辛热入脾胃——温中散寒,扶阳抑阴为辅。 “中寒则宜温散”即温可散寒。

加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健胃止痛,并有抗菌作用等。

脾属湿土,虚则生湿,其性喜燥而恶湿,今寒湿困脾,脾不燥湿,故选白术。 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燥湿健脾,健运中土为佐。

其性燥损脾所喜,故曰健脾而除湿可止呕止泻助人参以补虚,为太阴病之正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温一燥,针对太阴虚寒之特点。 炙草甘温补脾胃——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 上药共组成补气温中燥湿之法。

若中寒偏重以干姜为主——温中补气燥湿 这是讲的以虚偏重 若中湿偏重以白术为主——燥湿补气温中

方中:

人参+白术 一补一燥

人参+干姜 一补一温 人参+炙草 二者俱补 补者补其虚,温者祛其寒,燥者燥其湿,白术+干姜 一燥一温 所以方药针对着虚寒湿。 白术+炙草 一燥一补

本方为太阴病之主方,

关于君臣佐使(本方非出自太阴篇,根据霍乱病篇补出)

当温之宜四逆靠——太阴病中虚寒盛 以干姜为君 干姜并为太阴主药——辛甘热入脾散寒

但是:

1. 太阴病性质——中虚寒盛(脾湿肾寒) 中虚寒湿,太阴病本湿,以湿为主。

中虚——脾虚——阳 属土,主燥湿,寒湿者,土运不及。 2. 药物——宜甘温药物为主具补——参甘温具补。 3.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宜攻下,虚则补之。

4. 太阴病治疗禁忌攻下,所以然者,是虚以其本,故下之必胸下结硬(更虚其中气)。 5. 霍乱篇出“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382条)。“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理

中丸主之”。

6. 见于《金匮》治胸痹人参汤方,为什叫人参汤,药同用量异,非也,各等分。 7. 理中者,理中焦,

中焦——脾胃(生化之本,升降所系)——中气(有余为火,不足是寒)——要在补气,故应以人参为主。

五、运用

1. 本方是一首温补方剂,具有补气温中燥湿之功,凡脾胃虚弱中焦有寒,用四君子不能胜任者,均

有选用本方治疗,应用时寒偏重可适当参考加入附子肉桂。

2. 临床运用加减:寒多以干姜为主,虚甚重用人参,腹痛加木香,呕吐甚者去白术加半夏生姜,下

利重者加豆蔻、苡米、扁豆、山药等,水肿者加茯苓泽泻冬瓜皮。 慢惊风加桂枝、天麻、勾丁等,阳虚失血加阿胶、三七、侧柏炭等。

3. 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等,具有脾胃虚寒证候者。 4. 用于寒湿型白带加苡米、茯苓、泽泻、牡蛎、菟丝子、鹿角霜等。

5. 适用本方标准:脉象——沉缓或沉细;舌苔——舌淡苔白滑;症状——溲清便溏,畏寒肢冷或面

色萎黄,久病无热者。

6. 脉数有热,舌干黄者禁用本方。

附方:

脾胃虚寒兼有外感风寒证,本方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虚寒性反胃加丁香、白蔻仁。温中止呕,名丁蔻理中丸。脾胃阳虚聚湿生痰,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脾胃虚寒兼有蛔虫腹痛加川椒、乌梅、茯苓,去甘草,名理中安蛔汤。

吴茱萸汤

一、概述

本方出自厥阴篇,但不局于厥阴,肝胃少阴均宜。本方的主要作用温肝暖胃,降逆止呕,重点治证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呕吐胃痛及厥阴头痛,少阴吐利。

二、病理

出自《伤寒论》三处: 1.“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243条)。 2.“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 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 4.“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

由此可以看出主治中均有呕吐一证,证候虽殊,同属虚寒,且均以呕吐为主证。呕吐为胃气上逆,说明胃中虚寒逆而不降的浊阴上逆证。 分三方面谈:

1.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吞酸——病发在胃,“酸者肝之味”。 嘈杂——其为病也,似饥非饥,似辛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恼,莫可名状。 故病发于胃与肝有关,从肝胃关系看,中虚不能养肝,肝病势必克土。 胃中虚寒,胃逆不降——食谷欲吐 中虚肝逆 肝寒犯胃,肝胃不和——胃痛吞酸,嘈杂

2. 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厥阴属肝,寒邪内犯厥阴肝经,形成肝经受寒, 胃阳不布——中虚不运——干呕吐涎沫 肝寒犯胃 肝寒上逆——上冲巅顶——巅顶头痛(胃逆不降,浊阴上逆导致头痛)

3.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从三阴关系看: 土不制水 胃逆不降——呕吐 寒伤厥阴,胃虚肝逆 中土更虚,升降反作 中焦不运 寒水侮土 脾陷不升——下利

心火被逼 阳不四达 少阴寒水凌心 烦躁欲死 手足厥逆

“寒水凌心,心阳被遏,面起相争,神明不宁,烦躁欲死”。 吴茱萸汤治证:阳明病有“食谷欲呕”,厥阴有头痛干呕吐涎沫,少阴有“吐利”,可见胃逆不降是病变关键所在,然何以形成胃逆不降,则与肝肾有关,中虚则肝逆,中虚则水侮,故胃虚为关键,浊阴上逆为治证的着眼点。 所以归纳如下:

胃逆不降——食谷欲呕 中土虚寒 胃中不和——胃痛吞酸嘈杂 木郁克土——干呕吐涎沫 寒伤厥阴,土不培木 肝寒上逆——巅顶头痛 肝寒犯胃 水反侮土,升降反作——呕吐下利 土不制水

温里剂

第一章温里剂温里剂又称温阳剂或祛寒剂,重点是对阴寒证候而成立的治法,本法是通过温阳达到寒除而阳气恢复的方法。本法即八法中之“温法”。“寒者热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等,为本法立论依据。寒证有表里之分,表寒宜温散,属解表剂,本章为治里寒证而设。一、含义凡是利用温热药为组成的方剂具有温里回阳等作用,用于治疗一切里寒证者统称为温里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baze66w8a86wqu5qu2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