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译文
新译大学 三纲八目的追求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各方面都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定而后能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静下心来;静而后能安;静下心来才能够心神安定;安而后能虑;心神安定才能思虑周祥;虑而后能得。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治其国;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致知在格物。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物格而后知至;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生成道理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知至而后意诚;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诚而后心正;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正而后身修;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身修而后家齐;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家齐而后国治;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读解】
本章是《大学》的“经”,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弘扬光明的品德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帝 典》曰:“克明峻德。”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皆自明也。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也就是说,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 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 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
东方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曰:“作新民。”《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 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读解】
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天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干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 《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说到底,也就是毛泽东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 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都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着人们为实现理想弃旧图新,只有追求发展才能做一个真正的“新民”,今天总比昨天强,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好。要达此目的就要:“吾日三省吾身”。所以,你不仅可以像商汤王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的座右铭。
找准自己的位置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所向往居住的地方。”《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诗 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知道栖息在山冈上。”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如切如磋者,道学也;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在修通向成功的大道;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修炼自我的精神;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按着他这样去做品德会非常的高尚将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人民是难以忘怀的。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族人,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此以没世不忘也。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