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差异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将“超市式”作业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A、B两类,一般规定题5~6题,自选题A、B各2题。具体要求:①对后进生,侧重于例题所讲内容和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即每次作业中的规定题。②对中等生,侧重于例题及和例题相似的变式题,即自选题A,但必须完成规定题。③对优生,侧重于应用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题及开发学生智力的拓展题,即自选题B,但也要完成规定题。
例如:教完五年级小数乘法分配律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规定题
①找朋友:
3.14×48+3.14×52 1.25×8+1.25×6 1.25×(8×6) 3.14×(48+52) 1.25×(8+6) 1.25×8×6 ②简便运算: 8.88×125 6.7×99
③五(1)中队买来校服35套。上衣每件64.3元,裤子每条35.7元,一共付出多少元? (2)、自选A
① 3.8×42+3.8×57+3.8 ② 3.8×101-3.8 (3)、自选B
① 8.4×7.2+0.84×28 ② 2222×9999+3333×6666 这种”超市式“作业的布置,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作业内容有难有易,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能满足学生量的方面需要——让吃不饱的学生和吃不了的学生各取所需;另一方面能满足学生质的方面需要——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获得难度不同的思维训练。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发展了各自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了一位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
2.“自编式”作业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在作业布置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
6
况,创设各种情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习题,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上,笔者将一只长方体金鱼缸放在讲台上,请学生测量出长、宽、高,并板书于黑板上,要求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想象,自编应用题,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已学的知识编写题目。
生1:要做这只金鱼缸共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 生2:要做这只金鱼缸共需要多少长的角铁条? 生3:这只金鱼缸可以装水多少升?
生4:如果不小心把金鱼缸前面的玻璃打碎了,需要再配一块多大的玻璃? ……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通过让学生独立编题,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等有关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使所学知识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最终形成一种学习能力。
在学生独立编题时,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编题,在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编检测题,把自编测验当作作业,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抽样讲评、学生互评、互测。在编题的过程中,几名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从复习单元内容,到列出知识点,确定题型,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实践证明,学生自己编写的习题,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更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同时学生编制习题的过程,既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又是同伴合作交流,分享成功体验的过程。
3.“错题式”作业
在教学中,教师最不能理解的是,明明已对学生讲清的问题,为什么还是一错再错,明明当时会做的题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再碰上就又不会做了。于是教师就进行相同题型的大运动量训练,殊不知,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面对这一现状,我时时会陷入深思:什么样的作业纠错更适合学生?于是就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式”作业。
7
所谓“错题式”作业,就是教师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整理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策略并积极开展有效的训练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减负增效”和“人本回归”的目的。以下是“错题式”式作业实施的两个阶段。
(1)摘录错题、分类整理
学生每人先备好一本错题本,然后把一周中的数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阶段测试中经常出现的错题,摘录下来并分类型进行整理。具体大致可以分为:①因概念不清或概念模糊所引起的错误。②因计算粗心所引起的错误。③因审题不仔细所引起的错误。学生整理后针对自己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地选择2-3题加以巩固。有些学生刚开始面对自己的错题不会分类,这时需要教师提供适当指导,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同学之间进行指导帮助。
(2)反思原因、制定策略
反思原因是学生在对错题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连续几天甚至几周在作业中常犯的同一类型的错误分析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反思: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透彻去反思;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去反思。在学生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制定或调整可行的策略,并作简要的记录。
案例节选:
某学生整理的计算错误如下:
①用简便方法计算:(125+13)×8时,由乘法结合律知识产生负迁移,干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错误得:(125+13)×8=125×8+13=1000+13=1013。
②解方程:8x-4(x-1.5)=9.8时,去掉负括号时忘记变符号,错误得:8x-4x-6=9.8。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两条学习策略:(1)放慢计算速度,看清题目要求。(2)克服急躁,求胜心切的心理。
应该指出的是:以上两个阶段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学生有自己通过整理去发现问题,自我反思、制定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这种作业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它量少质高,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最大限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取得最大的效率。
三、作业设计的成效
8
本课题是笔者在“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参与”等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的一种作业改革策略,它以《新课程标准》、《现代心理学》等为直接理论源泉,体现了新教育的时代特征,经过了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通过设计了富有情景性、生活性和个性化的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他们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对完成数学作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后进生面对现在的作业,纷纷露出了笑脸,如五(2)班周弘运、朱国庆等同学,以前看到好的同学早早完成作业去玩了,心里一急就草草一写,甚至抄袭,现在除完成作业外,还经常到办公室请老师辅导较难的题目;优等生在完成作业后总感到意犹未尽,如肖宏宇、严清清等同学经常主动摘录一些拓展题,他们有时找教师一起探讨,有时抄在后面黑板报“数学专栏”上,和同伴开展作业竞赛。
(2)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所减轻。通过布置“超市式“作业后,学生从原来重复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再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感到作业量比原来少,心理负担有所减轻,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转变。由于教师树立了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通过设计探究性作业和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写习题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的完成作业为主动探索研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成为了知识的建构者,充分凸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整体上了一个台阶。由于作业设计时注重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增加了选择性和弹性,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优生和后进生进步明显,中等生不太明显。2008年4月,在全县四年级期中抽测考试中,我校数学成绩优秀率超出县8个百分点、合格率超出县6个百分点、平均分超出4分之多。2008年6月,在全县五年级毕业考试中,我校数学平均分超出县平均2分之多。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数学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的一所农村小学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2.教师方面
9
(1)转变了陈旧的作业观。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再把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看作是为考试服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摆脱了教学压力重、科研任务多等困难,在作业的设计、布置上花一番心思,讲究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注重作业的及时反馈,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效率。
(2)增强了教育科研的研究意识。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问题,笔者主动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主动学习他人经验,主动请教教科研专家,由一个教育科研的外行,变为一个教育科研的积极参与者。笔者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突破口,把一个个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进行思考和研究,并用它来不断调整实验方案。
四、作业设计的思考
两年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更多地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本课题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很多方面还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的研究。如:为了体现作业趣味性,在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由于过多的画面渲染,使学生一下子无所适从,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在布置了“超市式”作业以后,一些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处于自流状态,作业反而表现出懈怠应付的现象。这些问题有待笔者继续探索研究。
六、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彭菊芳.《新课程与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布置》[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4.郑俊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吴用刚.《试论传统数学作业的弊端及其改革措施》[M].
江西教育科研, 2006年
6.金志明.《现代教学》[J].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08年1-2合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