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藤野先生》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_____) 系住(_____) 油光可鉴(_____) ...不逊(_____) yì(_____) 站 杳无消息(_____) ..诘责(_____) jī(_____) 形 抑扬顿挫(_____) .
fēi(_____) 红 nì(_____) 名 深恶痛疾(_____) .
二、选择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
C.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疾的。 ....
3.(2016年中考广西河池卷)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
B.良好的心态是天宫二号发射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C.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三、其他
6.课文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
四、综合性学习
7.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英勇顽强,与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了“鲁迅精神,光耀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仿照上联拟写下联。 ①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关于鲁迅的两则挽联,写出它们表达的共同主题。 ①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从网上摘录了下面的内容,请你根据其语言特点,将短文补充完整。 多味的作家——鲁迅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走过来的《朝花夕拾》。
咸:朴实感人的散文催人泪下。点滴的旧事,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心灵的深思。
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完成下列练习。
8.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9.“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10.“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前后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11.“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了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历史老师 武亦姝
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段完好的视频。那是一场篮球比赛的过程,简单、随意。 视频里,午后倾泻的阳光,给整个画面染上金色。夕阳下的操场,简易的篮球架,两个身影不断地奔跑、跳跃……
画面定格。定格的这张笑脸就是我们的历史老师。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她身上似乎没有一个元素与“女性”这个词挂钩——除了脑袋上那条顽皮的马尾辫。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她便颠覆了我对历史老师的传统印象。课堂上,一个奔放的声音说她像扎着马尾辫的男生,她一笑,似乎喜欢这样的赞扬。
与传统的讲台教学不同,她上课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来拿着合上的课本,慢慢地讲。从北京猿人到探月工程,从战国纷争到苏联解体,一幕幕历史的大戏就这么上演在眼前了。这时候的她,不是一位老师,简直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周围随时凝聚着惊奇的目光。无论何时,她都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这样的笑容配上精彩的见解,除了“女神”一词,我想不到更适合她的词。
有几次在食堂遇到她,竟得以闲聊般地问出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一起吃饭的同学会提出各种国内国外、公元前公元后的问题以及想法,她细致地回答、补充,乃至扩展,总是令人瞠目结舌,然后在场的人便连连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让人十分敬佩的是,她对待历史的态度非常耿直。她会义正辞严地为受到不公评判的历史人物辩护,也会毫无保留地揭露被神化的那些人物。因此,她所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总是丰满且真实的,随时就鲜活于眼前了。数次,她和我们在午休时间讨论历史,直到上课铃响。“喔,要上课了?”回头,触到她一双依然思考着的眼睛。这样的历史是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的。
在相处中,我常常为她对学生的认真与尊重而感动甚至惊讶。记得那次历史知识竞赛过后,获胜组的同学兴奋地向她索取棒棒糖作为奖励,她竟下意识地挠挠头:“明天带来好吗?”第二天,当这事都已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玩笑淡忘了的时候,她认真地数了数,将五颜六色的糖果交到我们手里:“应该没有数错吧?”她认真地说,“如果有同学没有拿到,记得让他来拿呀!”大考前,各科的资料和习题不断地砸下来。那段时间,每一次布置作业前,她总会问这些作业会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太多压力——那关切的神情里,甚至带着些许紧张。作为学生的我,又怎能不被触动呢?
初二开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她短发的样子——她曾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短发。那个在我的潜意识里出现过的她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