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
《政治经济学原理》
结课论文
题目:论劳动力成为商品
学 号 201441291026 姓 名 韩思羽 学习形式 夜大学 指导教师 金 波 专 业 金融学 论文成绩
目 录
摘要(中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1 一、 劳动价值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发展?????????????????2 二、 劳动和价值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3
- 0 -
1、 科技劳动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劳动???????????????3 2、 精神劳动成为创造精神价值的重要劳动???????????????3 3、 现代经营管理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劳动???????????3 三、 重视科技与管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4 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5 五、 坚持发展和辩证运用劳动价值论?????????????????6 六、 维护劳动力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本任务????????7 七、 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 参考文献??????????????????????????????9 志 谢??????????????????????????????10
摘 要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是规范现阶段分配秩序的基础。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必须着眼于协调和处理包括劳动(劳资)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恶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之一,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也为某些企业主低估劳动力价值提供了条件。因此,必须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资不和谐现象。
- 1 -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创新;劳动力价值;和谐社会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一百多年来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情况与马克思所面对的情况已有很大不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创新劳动价值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显得非常必要。“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劳动价值理论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由于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生活而获得存在的价值,能指导实践工作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否则将使理论失去光彩和存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着眼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创立的科学理论。目的是为了创立剩余价值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实质,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和价值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讲的劳动主要指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在各种特殊的有用的形式上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通过一般体力与脑力的消耗生产价值。没有劳动.价值量更大的新商品就不可能产生。当今社会创造1[f卜值的劳动不仅仅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它有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新特点: 1.科技劳动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劳动。马克思强调劳动始终是主体,科学技术是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的手段。但他不能看到今天有的地方机器人几乎已经代替劳动者的劳动。计算机操作控制,自动化工厂,“无人工厂”的出现。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 2 -
2.精神劳动成为创造精神价值的重要劳动。马克思认为,价值“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但目前随着传媒产业、研发产业、信息网络服务业等的出现,劳动不直接表现为有形产品.创造精神价值的劳动El趋重要。
3.现代经营管理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劳动。马克思曾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厂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那时管理被看着“总体工人”劳动的一部分,是创造价值的,但不是主要劳动。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科技与管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是创新劳动价值论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指以体力劳动为特征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管理的不断创新,产业结构已由制造业为主转为生产自动化和第三产业为主,生产劳动的领域已大大拓展。基本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数量、规模、增量的地位和作用而下降,而科技与管理日趋重要。科技从根本上说是劳动者世代相继的生产经验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与物化,是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创造的财富。 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的全面把握和新的理解
首先,马克思指出只有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存在是劳动价值论全部观点建立的现实前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样运用于对商品经济运行或市场经济体制规定性的研究。
其次,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命题是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不过,活劳动不具有超自然的创造力,只有依托自然界并不断改变自然物质的存在形式才能创造出各种财富。“财富”与“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价值论在确定活劳动创造价值时,丝毫不贬低物化劳动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3 -
五、坚持发展和辩证运用劳动价值论 1、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剥削现象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并实行多要素参加收入分配的制度,这的确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承认和保护资本等非活劳动要素的合法收入(此外,如果私营企业主参加劳动,还可以获取劳动收入)。收入的合法性与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不是一回事。私营企业主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的利润,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质,这是一切以资本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有经济的共性。不能说西方的或历史上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有剥削,我国现阶段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没有剥削,这是讲不通的。
(2)据全国总工会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约有1000多亿元。农民工权益被侵害还表现在: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超时疲劳工作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病和工伤频发。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里,工人们被工具化、非人化——即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的现象特别严重。近年来劳资争议事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民工甚至用暴力犯罪维权追讨工薪,严重违背了社会和谐的灵魂。 2.低估劳动力价值不利于生产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有价,工资报酬就是劳动力价值的价格实现。尽管在市场交易中,劳动者的工薪报酬是在讨价还价中形成的,但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却有底线。“劳动力价值的最小限度是人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假如劳动力的价格降到这个最低限度,那就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镲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和发挥。”严重低估劳动力价值的后果是劳动力队伍减小、劳动者素质降低,这样不仅不利于创造利润,而且最终对企业的经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形成难以弥补的历史性灾难。劳动力价值被低估还会导致劳动力不同程度地退出市场,造成结构性的“民工荒”。
六、维护劳动力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本任务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