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我校承担的县级《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组员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

1、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要求。五千年以来,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悠悠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诗一般的语言,道出了书籍的重要性。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曾经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愚昧应试的学校。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校都应是读书的地方。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理应要博览群书。

2、厚积才能薄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励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已克不容缓,而我校情况特殊,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居多,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家庭和社区难以形成读书氛围。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书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的挑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效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否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否阅读。因此,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还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认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3、心理学观点 。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心灵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大量阅读、语言的积累则是促进质变的有效渠道。再者,根据人的发展关键期论点,十三岁以前,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多读多记,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词汇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4、学习迁移说。

学习迁移说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即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课内阅读学到的基本方法运用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是课题开展的又一理论依据。

5、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这一理论本质上是关于教学资源与教学产出关系的理论,他所研究的是如何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和效益,在质和量两方面追求教学的最优效果。

三、研究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更新领导教师的教育观念。 2、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出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促进阅读障碍学生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1)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目标体系,制定有关年级阅读目标。

(2)通过读书节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 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3)撰写有推广价值的课题报告、经验总结和论文。

(4)创建良好的读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展示学生的个性阅读风采。

2、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在误区在调查研究。 在学生中究竟存在哪些课外阅读方面存在问题。 他们都在看什么样的书,最受学生欢迎的书有哪些?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课外阅读效果差距很大的现象?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研究。

(3)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 (4)家校共建,建立班级阅读库的尝试研究。 (5)学校课外阅读常规指导和激励机制的研究。 (6)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阅读考级和背诵考级的内容可以来源于学生的课本、自读课本和课外书等,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比较开放地进行阅读。

2.灵活性原则:集中测评与和分散测评相结合,全校活动、级部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给实验教师更多的空间,便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3.激励性原则:语文系列化考级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结合、重视学生在亲身参与语文各项活动中而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让全校每一个学生的全员参与。这样的评价,就有利于调动起全校师生学语文的兴趣。

4.科学性原则:在制定评价试题、设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要遵循语文学科的内部规律,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科学性在本实验中显得尤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力求在真实的特定教学环境中进行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注意认真观察、总结、反思、再总结,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调查法:适时调查小学生的阅读量及积累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喜欢背诵积累的内容,调整阅读和背诵考级的范围。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问卷法:对学生各阶段的阅读能力采取试卷检测达标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分类检测和综合检测,定性评估和量化评估,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对学生阅读潜能进行测评。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预期的成果 (一)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教师学习、培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初步形成以儿童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有理论书籍研读和教育科研专家讲座。

2、调查、分析、研究有阅读障碍学生的现状,积累研究素材。

3、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5月 开展有特色的读书节活动。

在读书节时,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成语接龙比赛

(三)总结阶段:2016年6月—2016年8月 1、整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2、形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总结报告、课题报告、专题介绍、案例分析等)。 3、完成《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专集。

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3.

《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我校承担的县级《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组员审议并提出意见。一、课题提出的依据1、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要求。五千年以来,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悠悠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aua46376q3h0qq02ukg7f1wl0k4bu0150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