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比较①和②,V水=V排

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1—3—14(b),则 F盐浮=G冰

?盐水g V排盐=m冰g

m冰 ①

V排盐=

?盐水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V水=

m冰?水 ②

比较①和②,因为?水=?盐水 ∴ V水=V排排

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 (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思考 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

例22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图1—5—15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1—3—15(b),容器中水面不变 解 A在木块上面,A和木块漂浮,则

F浮=G水+GA V排=

F浮?水g=

G水?GA?水g

A从木块上拿下后,若?A=?水,则A和木块均漂浮在水面,A和木块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A排+V木排=

F浮A?水g+

F浮木?水g=

GA?G木?水g

比较②和①,②=①

∴ A选项中,容器中水面不变,而不是上升.

当?A=?水时,A拿下放入水中,A悬浮在水中,容器中水面也是不变

B选项,当?A>?水时,A放入水中,A沉底,木块和A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木排+V木排=

F浮木?水g+

G水GAGA=+ ?水g?水g?水g 比较③和①,∵ 液面下降

?A>?水,∴ ③式<①式.

D选项中,A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和木块均漂浮,F浮=GA+G水不变,V排不变,前后两

次注解面无变化. 液面下降.

D选项中,A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和木块均漂浮,木不变,V排不变,前后两次液面无变化.

答案 B、D

例23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1—5—16所示,A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0,

B为软木塞,C为排水管,D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

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 Vl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水 ,软木塞B,细管

C、D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

图1—5—16

求:(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 (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

精析 将复杂的实际向题转化为理论模型.把模型A着成一个厚壁盒子,如图1—5—17 (a),模型悬浮,中空部分有”部分气体,体积为y1.1图(b)模型漂浮,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中空部分有2 V1的气体.

(a) (b)

图1—5—17

设:模型总体积为V

??F浮?GA?G1(模型里水重) 解 (1)图(a),A悬浮.?图(b),A漂浮

???F浮?GA?G2??水gV?GA??水g(V0?V1)? 将公式展开:?1?gV?GA??水g(V0?2V1)?水2? ①—②

①②

?水gV=?水gV1

12 =2 V1

(2)由(1)得:GA=?水g V—?水g(V0—V1) =?水g 2V1+?水g V1-?水g V0 =?水g(3V1—V0) V玻=V—V0=2V1—V0

?玻=

mAGA= V玻gV玻 =

?水g(3V1?V0)g(3V1?V0)=

3V1?V0·?水

2V1?V0 例24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水=0.9×10kg/m) 精析 从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造成液面下降.

2

3

3

已知:S=50cm,h1=4.6cm,h2=0.44cm 求:?石

解 V冰+V石=Sh1=50cm×4.6cm=230 cm冰熔化后,水面下降h2. V′=h2S=0.44cm×50cm=22 cm

∵ m冰=m水

2

3

2

3

2

?冰V冰=?水V水

V水V冰=

990.9=,V水=V冰 10101 V′=V冰-V水=V冰- 0.1V冰=22 cm

3

91V冰=V冰 1010 V石=230 cm—220 cm=10 cm 冰、石悬浮于水中: F浮=G冰+G石

333

?水g(V冰+V石)=?水g V冰+?水g V石 ?石=

?水(V冰?V石)??冰?冰V石

1g/cm3?230cm3?0.9g/cm3?220cm3 = 310cm =3.2g/cm

答案 石块密度为3.2g/cm

例25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1—5—18(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

33

(a) (b) (c)

图1—5—18

精析 经题是将实验和理论综合,要能从体积的变化,找到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解 因为?=

m,所以要求得?,关键是求m和V.比较(a)和(b)图,金属块体积V=V2-V1. V 金属块质量可从浮力知识出发去求得.

图(a)中,木块漂浮 G木=F浮木 ① 图(c)中,木块和铁漂浮:G木+G铁=F浮木′ ② ②-① G铁=F浮木′-F浮木

m铁g=?水g(V木—V木排)=?水g(V3—V1) m铁=?水g(V3—V1)

?=

m铁V=

V3?V1·?水

V2?V1答案

V3?V1·?水

V2?V13

3

例26 如图1—5—19所示轻质杠杆,把密度均为4.0×10kg/m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挂在A、B两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同时把支点从O移到O′时,杠杆又在新的位置平衡,若两次支点的距离O O′为OA的

1,求: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 5

图1—5—19

精析 仍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出发点,若将其中一个浸入水中,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但重新调整力臂,则可使杠杆再次平衡.

已知:甲、乙密度?=4.0×10kg/m,甲到支点O的距离是力臂lOA,乙到支点的距离是力臂lOB,△l=O O′3

3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比较①和②,V水=V排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1—3—14(b),则F盐浮=G冰?盐水gV排盐=m冰gm冰①V排盐=?盐水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atz46y03z4mu7526k929d31q9p63i00ee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