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47—55(9分)
多选100—105(6分)
第二章 人员招聘与配置(3)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单元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人员配置的原理,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人力资源空间配置、“5S”活动等现场管理与劳动环境优化的方法。 【知识要求】
1.人员配置的原理(多06.11,多08.11,多12.05,综合10.11,多11.11,) (1)要素有用原理(单05.05,多03.11) 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而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所有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这一原理说明,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其问题之一是没有深入全面地识别员工,发现他们的可用之处。其问题之二是没有为员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能位对应原理(单05.11)
就个体能力来说,这种差异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力性质、特点的差异,二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层级,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决策层工作属于全局性工作,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管理层工作是将决策层的决策付诸实施的一整套计划、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执行层工作是将管理层拟定的方针、方案、计划、措施等变成具体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工作方法,以及各种督促、检查手段的实施过程。
操作层工作就是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执行层制定的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并接受各种监督检查。它是一个单位或组织中能级最低的层次。
(3)互补增值原理(单08.05,单04.11,单12.05) 这个原理强调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 (4)动态适应原理 (单12.11)
动态适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 (5)弹性冗余原理(单06.11,单03.11)
弹性冗余原理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劳动者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
2.企业劳动分工的概念
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劳动分工有三个主要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按社会生产的大类划分的,如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等。 特殊分工是一般分工的再分解、再细化,将上述各大部门分解成许多行业,如农业可分
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一般分工与特殊分工是社会内部的分工,简称社会分工;个别分工是企业范围内的分工,它是每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每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
3.企业劳动分工的作用
(1)劳动分工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
(2)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 (3)有利于配备工人,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 (4)劳动分工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
(5)劳动分工可以防止因劳动者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
4.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 (1)职能分工
一般分为工人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 (2)专业(工种)分工。
它是职能分工下面第二个层次的分工。如,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可以按专业特点分为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计划人员、财会人员、统计人员等。
(3)技术分工。指每一专业和工种内部按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例如,技术人员分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
5.企业劳动分工的原则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6.企业劳动协作的形式 劳动协作分为两种:以简单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是简单协作,而以细致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是复杂协作。
简单协作的劳动者无详细分工,只是一起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如搬运重物、挖沟等。 复杂协作是建立在较为细致的分工上的协作。
7.作业组(单09.11,单11.11,多12.05,单09.05)
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组成作业组: (1)生产作业需工人共同来完成 (2)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 (3)工人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 (4)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交流 (5)为了加强工作联系
(6)在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工作任务的情况下
8.作业组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搞好作业组的民主管理,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 (2)为作业组正确地配备人员。
(3)选择一个好的组长。作业组长的人选可通过民主选举、领导批准等办法产生。 (4)合理确定作业组的规模,一般]o~20人左右为宜。 车间是企业劳动协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9.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1)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2)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3)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
10.工作地组织的要求
(1)应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
(2)应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如生产设备、工具、防护装置、监控仪表等),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3)要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使工人有良好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或人身事故。
(4)要为企业的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
【能力要求】
1.对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改进(多11.11,多12.11,单10.05)
(1)扩大业务法。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由纵向分工改为横向分工。 (2)充实业务法。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例如将计划(A)、检查(B)、装配(C)的分工,改变为同时含有三者(ABC)的分工。
(3)工作连贯法。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
(4)轮换工作法。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去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实行工作轮换制。
(5)小组工作法。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由几名工人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干一道工序的局面。
(6)兼岗兼职。例如安排生产工人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
2.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和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多08.05)
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即从人的角度,按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安排岗位。这样做可能出现同时多人在该岗位上得分最高,结果只能选择一个员工,而使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 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即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每个岗位都挑选最好的人来做,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好几个岗位选中。
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由于单纯以人为标准或者单纯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均有欠缺
3.员工任务的指派方法
匈牙利法,就是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配置合理化、科学化的典型方法。(计算07.05) 在应用匈牙利法,解决员工任务合理指派问题时,应当具备以下两个约束条件:
4.加强现场管理的“5S”活动
“5S”活动是日本企业率先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5S分别表示五个日语词汇的罗马拼音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的首字母的缩写。
5.劳动环境优化(多07.11,多09.11,单10.11,单09.11,单09.05) (1)照明与色彩
工作环境中的采光一般有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形式。在劳动环境中的不同地点,照明度应有所区别:在工作地和加工部位应比周围环境的照明度高一些;运动中物体的照明度应比静止的物体高一些。从整个厂房讲,各部分的照明度不可悬殊过大。
在劳动环境中选用适当的色彩,不仅可以调节人的情绪,还可降低人的疲劳程度。在工厂厂房(包括设备外壳)主要视力范围内的基本色调宜采用黄绿色或蓝绿色。 (2)噪声
(3)温度和湿度
夏季当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冬季室内温度经常低于5℃时,应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人体的舒适温度夏季为18~24℃,冬季为7~22℃。 (4)绿化
绿化不仅能改善工厂的自然环境,还能为劳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优化起到辅助作用。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员工时间配置的方法,如工作轮班的组织。 【知识要求】
1.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
对于企业来说,工作时间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工作班制,组织好工作轮班,以及合理安排工时制度。企业里的工作班制有单班制和多班制两种。
工作轮班是指在实行多班制生产条件下,组织各班人员按规定的时间问隔和班次顺序轮流进行生产活动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它体现了劳动者在时间上的分工协作关系。
实行单班制还是多班制,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工艺过程不能间断进行的,必须实行多班制。
2.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1)工作轮班的组织,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 (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 (3)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
(4)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
(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对人的影响最大。
为了解决夜班疲劳、工人生理、心理不适应和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办法:(1)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2)缩短上夜班的次数,例如采取四班三运转制的倒班办法。
3.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
(1)人休设备不休,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挖掘了设备潜力,在原有设备条件下增加了产量。
(2)缩短了工人工作时间。在实行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时,该轮班制 度使工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6小时,有利于保护劳动力,提高工人的 积极性。
(3)减少了工人连续上夜班的时间,有利于工人的休息和生活。由于两 天一倒班,工人每周只连续上两个夜班,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
(4)增加了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可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有利于在现有厂房设备条件下9增加用工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
【能力要求】
1.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 (1)两班制
两班制是每天分早、中两班组织生产,工人不上夜班。 (2)三班制
三班制是每天分早、中、夜三班组织生产。 1)间断性三班制
间断性三班制是指有固定公休日的三班制轮班形式,即公休日停止生产,全体工人休息,公休日后轮换班次。其倒班的方法分为正倒班和反倒班。一般以采取正倒班为好。 2)连续性三班制
四班轮休制,即“四班三运转”,亦称四三制。四班三运转的轮休制,是以八天为一个循环期
(3)四班制
四班制是指每天组织四个班进行生产。四班制轮班组织又分为三种形式,即“四八交叉”、四六工作制和五班轮休制。
1)四八交叉,亦称四班交叉作业,是指在一昼夜24小时内组织四个班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前后两班之间的工作时间相互交叉。交叉时间一般为24小时。
2)四六工作制是每一个工作日由原来组织三班生产,改为四班生产 3)五班轮休制,即“五班四运转”,它是员工每工作十天轮休两天的轮班制度。 五班四运转的轮休制,是以十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五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轮流生产。该轮班制适用于大中型连续生产的企业采用。